毛地黃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花冠外,全體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時莖上幾無毛,高60-120厘米。其外形與風信子有點相似,一簇簇生長的花朵,十分好看。那毛地黃花語是什么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下毛地黃花語和毛地黃的傳說吧。

毛地黃(Digitalis purpurea L)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花冠外,全體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時莖上幾無毛,高60-120厘米。莖單生或數條成叢。

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粗糙、皺縮、基生葉具長柄,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緣有圓鋸齒,葉柄具狹翅,葉形由下至上漸小。頂生總狀花序長50~80cm,花冠鐘狀長約7。

5cm,花冠蠟紫紅色,內面有淺白斑點。萌果卵形,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種子極小。人工栽培品種有白、粉和深紅色等,一般分為白花自由鐘,大花自由鐘,重瓣自由鐘。常用于花境、花壇及巖石園中,還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

洋地黃的花語:洋地黃的花語其實含義還是很矛盾的。因為洋地黃本身是有著較多的顏色的,所有的這些顏色不僅是豐富了洋地黃這個大家庭,給與洋地黃不一樣的一面,同樣的,這些不一樣的顏色,又給與了洋地黃不一樣的感覺與含義。

深紅色洋地黃:洋地黃開的很燦爛的深紅色的花朵,它的花語是隱藏的戀情,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是卻依舊深沉而濃烈,就像深紅色的花朵,濃郁而芬芳。

紫紅色洋地黃:洋地黃開的很優雅的紫紅色的花朵,它的花語是熱愛,但是也有不誠實和謊言的意味。聽起來好像是有一些矛盾,但是洋地黃的不誠實其實也是有典故的,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呢。

毛地黃的傳說:傳說壞妖精將毛地黃的花朵送給狐貍,讓狐貍把花套在腳上,以降低它在毛地黃間覓食所發出的腳步聲,因此毛地黃還有另一個名字——狐貍手套。此外,毛地黃還有其他如巫婆手套、仙女手套、死人之鐘等別名。

名字的由來:很多植物的名稱都與它們自身的特點息息相關,毛地黃這種植物也是如此。毛地黃也常常被人稱為洋地黃,這主要是因為毛地黃來自于遙遠的西歐,那里四季如春,十分適合毛地黃的生長,到處都能尋覓到毛地黃的身影。

見過毛地黃的人都知道,毛地黃的莖葉布滿了細細的絨毛,此外,它的葉子與地黃的葉子在外形上極度相似,因而便被當地人稱呼為毛地黃。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毛地黃的藥用功效:毛地黃全株可以入藥,但是這種植物是帶有毒性的,不能隨意食用,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強心是它最重要的藥用功效。

毛地黃為重要的強心藥,可興奮心肌,增強心肌的收縮力,改善血液循環,或直接抑制心內傳導系統,使心率減慢,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對心臟性水腫有顯著利尿消腫作用,但行積蓄作用,用時須注意。

毛地黃皂苷,從紫花毛地黃的葉和種子中得到的一種配糖體。甾體皂角苷的一種,水解時,可生成作為糖苷配基部分的一分子毛地黃皂苷配基,而作為糖的部分有2分子的D-葡萄糖和2分子一半乳糖以及1分子的木糖。

這些糖部分是結合到毛地黃皂苷配基的第三碳原子的羥基上。因為它能和具有游離3β-OH的甾體類(例如膽甾醇)以等分子的比例形成難溶于水的分子化合物的毛地黃皂苷化合物,因此,這種特性被利用來進行甾醇的定性和分離。

毛地黃在園林作用:毛地黃在園林業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適于盆栽,若在溫室中促成栽培,可在早春開花。因其高大、花序花形方面的特點,可在花境、花壇、巖石園中應用。

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能讓它在早春時節開花上市,這樣能為花農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毛地也可以在一些園林景區中定植,具有美化環境和提高空氣質量的功效。

毛地黃有毒嗎?

毛地黃植株全株有毒,有毒物質為強心甘,是重要的強心劑。可興奮心肌,增強心肌的收縮力,改善血液循環,或直接抑制心內傳導系統。但此類藥物的治療量與中毒量之間相當接近(一般治療劑量約為中毒量的60{bf},為致死量的10~20{bf})故若劑量控制不當極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用藥過量中毒癥狀:首先在腸胃道引起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內容物為草綠色)、厭食、流涎、腹痛腹瀉,偶見出血性胃炎及胸骨下疼痛。以成年人較多見。早期的另一徵像是尿少。

心臟方面的癥狀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後出現,如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改變如過早搏動、二聯律,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各級房室傳導阻。心室顫動和心室靜止是最嚴重的心律失常,可直接危及生命。最後發生驚厥、虛脫、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