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學名:Canna indica L.):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全株綠色無毛,被蠟質白粉。具塊狀根莖。地上枝叢生。單葉互生;具鞘狀的葉柄;葉片卵狀長圓形。總狀花序,花單生或對生;

萼片3,綠白色,先端帶紅色;花冠大多紅色,外輪退化雄蕊2-3枚,鮮紅色;唇瓣披針形,彎曲;蒴果,長卵形,綠色,花、果期3-12月。美人蕉是亞熱帶和熱帶常用的觀花植物。

喜溫暖和充足的陽光,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壤中生長最佳,也適應于肥沃粘質土壤生長。美人蕉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熱帶美洲、印度、馬來半島等熱帶地區。

生長習性:美人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霜凍,生育適溫25-30℃,喜陽光充足土地肥沃,在原產地無休眠性,周年生長開花;性強健,適應性強,幾乎不擇土壤,以濕潤肥沃的疏松沙壤土為好,稍耐水濕。

強風。春季4-5月霜后栽種,萌發后莖頂形成花芽,小花自下而上開放,生長季里根莖的芽陸續萌發形成新莖開花,自6月至霜降前開花不斷,總花期長。根莖在長江以南地區可露地越冬,長江以北必須人工保護越冬。

美人蕉不耐寒,怕強風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后,要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晾曬2-3天,埋于溫室通風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澆水,保持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美人蕉的栽植方法美人蕉原產美洲、印度、馬來半島等熱帶地區,性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不耐寒,怕強風和霜凍。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瘠薄,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良好。

深秋植株枯萎后,要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晾曬2~3天,埋于溫室通風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澆水、保持5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長江以南地區,冬季也可不挖出根莖,只要加土封好,第二年春仍可萌發出芽。

栽植:春季4月上、中旬(鄭州地區)栽植。地栽采用穴植,每穴根莖具2~3個芽,穴距80cm,穴深20cm左右,栽植后覆土厚10cm左右。盆栽時多選用低矮品種,每盆留3個芽。栽后覆土8~10cm厚。

光照溫度: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保證每天要接受至少5個小時的直射陽光。環境太陰暗,光照不足,會使開花期向后延遲,喜溫暖,忌嚴寒,適宜長溫度16~30℃。開花時,為延長花期,可放在溫度低、無陽光照射的地方,環境溫度不宜低于10℃。

澆水施肥:栽植后根莖尚未長出新根前,要少澆水。盆土以潮潤為宜.土壤過濕易爛根。花葶長出后應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若缺水,開花后易出現“葉里夾花”現象。

冬季應減少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原則。除栽植前施足基肥外,生長旺季每月應追施3~4次稀薄餅液肥。如果在預定開花口期前20~30天還未抽生出花葶時,可葉面噴施1次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催花。

花期控制:若欲“五一”節開花,1月將貯藏的根莖用攙有少量肥的土蓋起來,要求環境溫度白天30℃,夜晚15℃左右,經過10天后即可出芽。出芽后,將留有2~3個芽的根莖栽入盆內,保持盆土濕潤,酌量追肥。4月上旬現花蕾,注意透風,“五一”便可開花。

根莖采挖:寒冷地區,在秋季經1~2次霜后且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剪去地上部分,將根莖挖出,適當干燥后堆放任室內,在溫度5~7℃的條件下即可安全越冬。暖地冬季可露地越冬,不必采收,但經2~3年后須挖出重新栽植,同時還可擴大栽植規模。

栽培要訣:分栽時必須帶芽分割根莖。根莖宜干燥貯藏,受潮易腐爛?;ê箅S時剪去花莖,減少養分消耗,促其連續開花。

盆栽美人蕉,首先要選擇適宜的品種,矮生品種最適宜盆栽。盆栽養護應從選取根莖開始,比注意掌握每一個生長環節栽培技術。春季3~4月挖取根莖,修剪掉腐爛部分,根據根莖的大小、莖芽多少,切成若干塊。

切口要平滑,切后需涂以草木灰或炭粉,然后再分栽。分栽時,選用有2~3個莖芽的根莖切快,埋入盆中,深度以芽尖露出盆土為度。美人蕉喜肥耐濕,盆土要用腐葉土、園土、泥炭土、山泥等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混合拌勻配制,并施入豆餅、骨粉等有機肥作基肥。

分栽后第1次澆水要透,以后還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待其長至5~6片葉子時,每隔10~15天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的稀薄豆餅水并加入適量硫酸亞鐵,也可用復合化肥溶液,濃度宜偏淡一些,一般以0.3%左右為宜,開花時應停止施肥。開花期間應將花盆移至蔭涼處,有利于延長開花期。

花謝以后,應及時將花莖剪除,以促使其萌發新芽,長出花枝,繼續開花。盆土應經常保持濕潤,如盆土過分干燥,會出現葉緣、葉尖干枯,葉片發黃等癥狀。在炎熱夏季,如澆水過涼,也會引起葉緣枯焦。氣溫超過40℃時,應移至蔭涼通風處,否則,由于悶熱也會引起葉緣焦枯,葉子發黃等癥狀。

美人蕉的越冬方式:秋季已至,氣溫逐漸下降,美人蕉的肉質根在低溫下容易受凍害。因此在冬季來臨前,應做好充分的越冬準備。據個人經驗,按以下幾種方法可安全越冬。霜降前后,當地栽美人蕉地上部分枯死后。

剪去枯葉,將地下根狀莖挖出,稍晾干,放在家里靠北面的墻壁下,用層積法即可。法要定期檢查是否濕度過大,溫度過低或過高,以防腐爛和早發芽。霜降前后,在晴朗的天氣將地栽美人蕉地上枯死的部分剪去,讓傷口自然晾干。

傍晚時,用鐵鍬翻動根部四周30厘米范圍內的土壤,并摻雜些已經腐熟的堆肥,堆起一個小土丘,埋住地下部分即可。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腐熟堆肥疏松、通透性好、受潮后還能發出熱量的特點,起到保溫的作用。

植株處理同上述,只是不翻動根部周圍的土,也不用堆肥,而是用鋸末屑、枯稻草、雜草等覆蓋根部,然后在覆蓋物上鋪一層薄土即可。

當地上部分凋萎后,除去枯枝爛葉,用草木灰直接覆蓋或與根部周圍的土相摻和,也能收到很好的保溫越冬效果。盆栽美人蕉,可在花謝后將枯葉除去,地下部分原盆存放,直接將盆放在2~5℃的濕潤、避光環境中。

采收與貯藏:美人蕉為宿根草本花卉,其地下部分具有橫生的多節根莖,肉質、肥大。花期6至10月,花色有橘紅、粉紅、大紅、灑金、淡黃和乳白等多種顏色,花大色艷,枝葉繁茂,可作花境或花壇布置。

也可盆栽或自然栽植,是優良的園林綠地花卉。然而在我國北方很多地區,美人蕉不能在露地安全越冬,需適時將其根莖自土中掘出,另加貯藏。其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提前控水標記:10月中旬以后,對美人蕉要適當控制澆水,避免貪花貪青。10月下旬在決定掘出根莖前的3至5天,一定要禁止澆水,以便土壤松干,減少抱根宿土。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根據花色、品種,分別做出標記,并淘汰不良變異株,進而認真做到分別采收,分別貯藏,以免翌年春季盲目種植,不能主動地調配花色及色塊。

及時采收晾曬:10月下旬霜降前后,為避免美人蕉的根莖遭受霜害,應及時將盆栽和地栽的植株移出。自莖基部剪掉莖葉,小心地掘出根莖,不要掘傷,然后輕輕抖掉宿土。

放在陽光下晾曬3至5日、使根莖表皮及操作創傷處干燥,增加其內在抗性。另外,在晾曬時期,如氣溫驟然下降或雨雪交加,還應注意及時采取覆蓋措施,以保證防寒防凍防霉,利于貯藏。

確保低溫貯藏:貯藏美人蕉根莖,0℃至5℃范圍的低溫環境,最為適宜、安全。如果溫度低于0℃,根莖會因凍害而“喪生”;若溫度偏高,則根莖會提早發芽,不利翌春的生長、開花。

至于貯藏,在確保低溫范圍的條件下,可根據貯藏數量,采取多種方法。貯藏量較少時,可置于花盆或木箱內,分層用沙土隔開、埋嚴,然后放在室內干燥涼爽、無陽光照射的陰處即可。

若貯藏量稍多,室內條件又不允許,可適當選擇陰涼處將根莖堆碼整齊,上面覆上一層沙土亦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項貯藏方法,一定要使沙土略為潮潤,不能過干,并定期檢查和保持濕度。

若貯藏量很多或大量貯藏,可在室外向陽處挖坑貯藏:即在背風向陽處,自平地挖掘1.2米深的土坑,長、寬隨機,最好將掘出的坑土堆在北面擋風。然后,將經過晾曬的根莖入坑中碼放。碼放時,要注意根莖極性,務必使莖芽朝上,莖根著土,不可倒置。

之后,撒一層10至20厘米厚的干凈土隔開,土層之上,再碼放二層。如是分層碼放,共碼3至4層,每碼齊一層就撒一層土隔離、最后鋪一層20至30厘米厚的干凈土埋嚴。此后,根據天氣變化,再行分次覆土,亦可積掃樹木落葉入坑,代為覆蓋。

到了12月下旬。切記要進行最后一次覆土,使最上層平碼的根莖上覆土厚達50 至70厘米,以確保以后小寒、大寒期間根莖貯藏完好。使用埋藏坑貯藏,方法簡便,成本低廉,對于大批量貯藏美人蕉的根莖很有實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