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屬山茶科山茶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革質,表面亮綠色。花生于葉腋或枝頂,花的顏色有紅、白、黃、紫等。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10月至翌年4月間都有花開放。

山茶花原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和西南各地,浙江、江西、四川及山東都有分布;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山茶花性喜溫暖、空氣濕潤、半陰半陽的環境。

宜于散射光下生長,怕直射光暴曬,幼苗需遮陰。但長期過陰對山茶花生長不利,葉片薄、開花少,影響觀賞價值。成年植株需較多光照。

想要學會山茶花怎么養首先要給其提供酸性土壤,保持充足的光照,掌握澆水頻率與施肥方法,還要避免其淋雨,注意經常通風,澆水的時候滴上幾滴醋,這樣就可以養得很好了。學會了山茶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相信你也可以養殖出茂盛的山茶花!

山茶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山茶花生長適宜的條件是: 山茶在溫度上升到10℃以上時開始發芽,30℃以上時停止生長,生長的最適溫度在15^-18℃。山茶花喜空氣濕度大,忌干燥,要求土壤排水良好,以免積水引起根部腐爛致死。 

山茶花葉片會發黃的原因:山茶喜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pH在5.5-6.5為佳,北方偏堿土壤不適宜山茶花生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定期向盆土中施加硫酸亞鐵溶液,調節酸堿度。

土壤:山茶花喜歡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黃土和腐殖土中生長。一般在選擇土壤養殖的時候,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種植山茶花的PH值最好再5-6.5之間。土壤要以偏微酸性的土壤最佳。

溫度:山茶花為半陰植物,在夏季養殖的時候,需要給它遮蔭。而立秋后溫度下降,山茶花就進入了花芽分花錢,這個時候要及時的給它充足的光照。

在冬季的時候,要放置在室內養殖,并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山茶花我長日照植物,所以它在日長12小時的環境中才能形成花芽。它的生長溫度做好在18-25℃,如果高于35℃,它的葉子將會被灼傷。

在冬季養殖的時候,它的溫度要保持早3-5℃,也能忍耐短時間-10℃的低溫,但不能長時間超過16℃,否則會促使發芽,引起落葉。

澆水:山茶花澆水的要點是,山茶花新梢停止生長后,要適當控制澆水,以促進花芽分化。雨季注意盆中不要積水。空氣干燥時進行葉面噴水,水溫要與土溫、室溫相近,切忌在高溫烈日下猛澆冷水,以免引起根部生理性的不適應,從而導致落葉。可根據天氣情況和植株的反應來澆水。 

如果在中性或者堿性土壤中對它的生長是不理的。在澆水的時候,加水過多會導致爛根。盆土也不能干,則容易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縮,以保持盆土和周圍環境濕潤為宜。

在山茶花的花期是,不要噴水。澆水的時候,不能把水澆到它的花上,那樣容易引起花朵的霉爛,并縮短花期。當山茶花花謝以后要請及時的摘除殘花,冬季澆水一般是三天澆一次水,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施肥:在其生長旺盛期,每隔半個月都要施加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可以使用餅肥或者是雞蛋液發酵等的有機肥,也可以往土壤中直接埋入餅肥,讓山茶花慢慢的吸收。除此之外還可以往山茶花的葉面噴灑葉面肥,一般使用0.2%至0.3%磷酸二氫鉀和1%至2%的植物生長素。

注意事項

避免淋雨:在夏季的雷雨季節,要及時將山茶花移至室內養護,淋雨會讓山茶花的根系泡在水中引起腐爛,甚至還會悶壞根系,導致山茶花死亡,雷雨季節將其置于陰涼的通風處養護即可。

經常通風:長期養護在室內的山茶花基本上沒有處于室外的養得茂盛,因為室內長期不流通的空氣環境會導致山茶花的葉子枯萎或者是染上病蟲害,平常養護要經常打開門窗通風透氣,或者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搬到室外養護。

澆水加醋:由于長期使用自來水澆灌山茶花,所以山茶花的土壤會慢慢的堿化,影響了山茶花的正常生長,所以我們可以在澆水的時候往其中加幾滴醋,可以起到防止土壤堿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