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葉光萼荷為鳳梨科多年生附生常綠草本植物。蓮座狀葉叢相互套疊成筒狀。葉長達60厘米,革質,被灰色鱗片,綠色,有虎紋狀銀白色橫紋,邊緣有黑色小刺。花莛直立,花序穗狀,有分枝,花多數。
苞片革質,淡紅色或深紅色。小花無柄,淡藍色。冬季開花。美葉光萼荷原產南美巴西東南部。喜陽光充足,亦耐陰的環境。常作盆栽或吊盆觀賞,用它美化居室,布置廳堂。
形態特征:美葉光萼荷為多年生附生常綠草本植物。蓮座狀葉叢相互套疊成筒狀,可以貯水。葉條形至劍形,長達60厘米,革質,被灰色鱗片,綠色,有虎紋狀銀白色橫紋,邊緣有黑色小刺。
美葉光萼荷的花莛直立,花序穗狀,有分枝,花多數,密集成闊圓錐狀球形花頭。苞片革質,先端尖,淡紅色或深紅色。小花無柄,淡藍色。美葉光萼荷的花期:冬季。
生長習性:美葉光萼荷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只有在明亮的光照條件下,才能正常開花并且獲得最美的葉片,但在夏季仍需防止正午陽光的直射。美葉光萼荷適宜的生長溫度為夏季20-30 ℃,冬季15-18 ℃,低于10 ℃則難以生長,夜間最低保持5 ℃。土壤以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混合腐葉土或泥炭土。
日常養護管理
換盆:種植4個月后便需換盆,換盆時,先在盆底放一層介質,再把鳳梨植株從小盆中連土取出,放在盆中央,周圍放入介質,輕壓以確保植株直立,同樣介質不宜壓得太緊,以確保良好的透氣性。種植深度以3至4厘米為宜。換盆后立即澆透清水,一個月后便可澆肥。
調整間距: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后,植株會顯得密度過高,光照不足,終導致葉片狹長,生長停滯,生長差距拉大,因此,在換盆后2至3個月,需對植株間距進行調整。
分級:根據株形大小,需定期對植株進行分級,這樣做既有利于改善較小植株的光照,同時也利于管理。摘除老葉:及時摘除沒有觀賞價值的基部變黃發干的老葉。
催花:在自然狀態下,鳳梨在有足夠葉片數、株齡合適或遇到低溫時都會自然開花。在規模化的溫室生產中,必須制訂詳細的生產計劃,做好催花處理工作,使鳳梨在市場熱銷時期開花。
催花前的準備工作催花處理前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使鳳梨對“催花”變得敏感,以達到理想的催花效果。首先,改施高鉀低氮的混合肥料;其次,在催花前3周,停施任何肥料,只澆清水;
再者,正式催花時,需將鳳梨葉杯中的積水排空。催花處理常用的催花方法是用乙炔飽和溶液進行催花處理。此法可用于除鐵蘭屬以外的所有觀賞鳳梨。
具體處理方法:將裝有乙炔氣體的瓶子與帶有“氣孔石”的導管相連,再用0.5帕的壓力慢慢將乙炔氣體釋放到水中。注意壓力要適宜,壓力過小會延長溶解時間,壓力過大則可能造成電石逸出。
同時,瓶中的乙炔氣體也不要用得太凈,太凈也會造成電石逸出。電石會損害鳳梨葉片,導致葉片產生褐色斑點,引起葉片腫脹。200升的水充氣至少2小時以上,便可達到飽和狀態,此時水中會有強烈的氣味。
將澆水管一端接自吸泵,并放入裝有乙炔飽和溶液的容器內,用量以剛注滿葉杯為宜。操作時自吸泵壓力較大,可通過在自吸泵接管位置安裝多個出水口,調節水流量及水壓,澆水管的數量也可根據需要自行設置,若催花量較大,可同時接多個澆水管,進行大面積催花處理。
在催花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容器及澆水管等干凈清潔,如果有殘留肥液、藥液等,會影響催花效果。催花的同時不要關閉乙炔氣閥,因為乙炔氣體容易從水中蒸發掉,如果關掉氣閥,水中的乙炔濃度會逐漸降低,影響催花效果。
催花一般重復進行3次,每次間隔2至3天,催花溫度宜控制在20℃左右,光照也不能太強,因此好在早上進行。催花結束后,3周內只澆清水。開始施肥后,鉀肥要偏多些,光照可稍微加強,這樣對鳳梨著色有好處,可避免花色暗淡和著色不均勻。催花結束到鳳梨出花所需時間因品種而異,時間長短為3至6個月不等。
病害防治
心腐病:患心腐病的植株,葉筒基部組織變軟糜爛,具臭味,輕提葉片或葉筒就能把葉片或葉筒取出,若不動它久后葉筒會自行倒下。根腐病株,根尖變黑褐化或糜爛,不長側根,因此影響到植株對水肥的吸收,植株生長遲緩、變弱。
如果栽培基質排水不良或澆水過多,水的pH值高于7。水質含高鈣高鈉鹽類,種苗包裝時通氣條件不良,種苗植前沉積過久,高溫高濕季節等,都可能引起心腐病或根腐病的發生。
防治心腐病或根腐病的方法,除了留意基質、澆水、水質的問題之外,在定植后及高溫高濕季節,可用75%的惡霜錳鋅400倍液或40%的乙膦鋁400倍液來澆灌葉筒,每月1次,延續3次。種苗則可用40%的乙膦鋁800倍液浸苗10分鐘,取出陰干后再上盆。
葉尖黃化枯敗:灌溉水質的堿性太強或含鈣鈉高,空氣濕度太低,過度施肥或液肥濃度太高(致使鹽類累積于葉梢,造成鹽害,原生質分別脫水),基質排水不良(導致爛根,水分無法充分供給至葉梢)等。
都有可能造成鳳梨葉尖黃化枯敗。觀賞鳳梨原產熱帶地區,屬高溫生長植物,不耐寒。但冬季最好維持5℃以上,否則有可能發生寒害。病部干后變成枯焦,寒害嚴重者導致植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