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學名:Victoria regia Lindl.)是睡蓮科王蓮屬植物。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有直立的根狀短莖和發達的不定須根,白色。擁有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十分壯觀,并以它嬌容多變的花色和濃厚的香味聞名于世。夏季開花,單生,浮于水面,初為白色,次日變為深紅而枯萎。
原產于南美熱帶地區,主要產于巴西、玻利維亞等國。須要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發育。生長適宜的溫度為攝氏25~35度,低于20度時,植株會停止生長。也是王蓮屬植物的統稱。
該屬植物均是熱帶著名水生庭園觀賞植物,具有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最大的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葉面光滑,葉緣上卷,猶如一只只浮在水面上的翠綠色大玉盤;因其葉脈與一般植物的葉脈結構不同,成肋條狀,似傘架,所以具有很大的浮力,最多可承受六七十公斤重的物體而不下沉。
王蓮的生長習性:王蓮為典型的熱帶植物,喜高溫高濕,耐寒力極差,氣溫下降到20℃時,生長停滯。氣溫下降到14℃左右時有冷害,氣溫下降到8℃左右,受寒死亡。在西雙版納的正常年份,可在露地越冬并能結出種子。
所結種子可以繁殖后代,但特寒年份有凍害。廣州、南寧較暖年份,可在露地越冬,一般年份需保溫設施方可越冬。北回歸線以北的廣大地區,較暖年份也不能在露地越冬,只能在特制的溫室內越冬。
王蓮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過深的水,栽培水池內的污泥,需深50厘米以上,水深以不超出1米較為適宜。種植時施足廄肥或餅肥,發葉開花期,施追肥1-2次,入秋后即應停止施肥。王蓮喜光,栽培水面應有充足陽光。人工栽培的關鍵技術是越冬防寒。
王蓮的養殖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土壤:王蓮喜微酸性至中性的肥沃土壤,一株需土1.5~2立方米。入塘前必須施足底肥,最好以綠肥為主。用缸栽種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葉花的生長。施基肥時,應將適量塘泥、復合肥以及3千克左右的蹄片伴和,再加一些糞、餅之類,這樣還可使土壤疏松。
定植:王蓮屬喜陽性水生花卉植物,選池應取向陽、避風處以保證王蓮池有充足的光照。移植有兩種,一種為直接移栽在池塘中,一整株占塘約30平方米,移栽前必須抽干池水,清潔水池,安設排灌裝置,控制水位。另一種為間接移栽,先把幼苗栽入缸中,再把缸放進池塘。
管理:王蓮要經歷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實期,營養生長期包括幼苗期、速生期,這幾個時期為王蓮生長的重要時期,必須精細管理。起初,幼苗在露地中適應性不強,白天與夜晚溫差大,遇上陰雨可能爛葉,所以薄膜應在晴天翻開,陰雨天和夜間覆蓋,持續到6月中旬為止。
追肥:王蓮在定植后臨近幼苗期結束時應每10天追肥一次,以復合肥為主。到速生期時,應每5天追一次肥。開花后,由于天氣炎熱,溫度高,植株生長旺盛,開花現若率高。施肥時可用帶孔的薄膜小袋裝20克左右速效磷肥埋入離根不遠的地方,以利根系平衡發育。
水位:王蓮是淺水水生植物,水位一般不超過植株莖頂端0.4米,水位變化幅度也應控制在0.3米以內。在移植后的幼苗期,應以苗的生長狀況來調節水位。在池內應經常清除纏繞王蓮葉花的水中植物,如青苔,水綿、浮萍等,以保持池水清潔,并空出水面讓新葉生長。
光照:王蓮喜光,春天在溫室培育時,陽光不充足,可在距苗1.5米的上方安裝100瓦的電燈,增加光照強片和光照時間。在池內應經常清除纏繞王蓮葉花的水中植物,如青苔,水綿、浮萍等。隨時剪去植株上衰爛的老葉,保持池水清潔,并空出水面讓新葉生長。
溫度:王蓮是熱帶植物,喜歡高溫高濕,耐寒能力特別差。當氣溫下降到20℃的時候,王蓮的生長停滯;當氣溫下降到14℃左右時,王蓮會發生凍害;當氣溫下降到8℃左右時,王蓮因為受寒死亡。
在養殖王蓮的過程中要保證水溫及周圍環境的溫度,根據地域的不同,冬天要采取不同的保暖方法,在在熱帶地區能夠正常的過冬,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需要一定的保溫設施才可以過冬,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需要在特制的溫室里面過冬。
主要價值:王蓮以巨大廳物的盤葉和美麗濃香的花朵而著稱。觀葉期150天,觀花期90天,若將王蓮與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搭配布置,將形成一個完美、獨特的水體景觀,讓人難以忘懷。
如今王蓮已是現代園林水景中必不可少的觀賞植物,也是城市花卉展覽中必備的珍貴花卉,既具很有高的觀賞價值,又能凈化水體。家庭中的小型水池同樣可以配植大型單株具多個葉盤,孤植于小水體效果好。
在大型水體多株形成群體,氣勢恢弘。不同的環境也可以選擇栽種不同品種的王蓮,克魯茲王蓮株型小些,葉碧綠,適合庭院觀賞;亞馬遜環形蓮株型較大,更適合大型水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