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海棠又名熏波菊,其葉形葉色較美,有一定的觀賞價值,亦可凈化空氣,那鹿角海棠怎么養殖才好呢?以下是好花網為你整理的鹿角海棠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鹿角海棠(學名:Astridia velutina (L.Bolus) Dinter)是番杏科,鹿角海棠屬多年生肉質灌木,葉粉綠色,高度肉質,基部聯合對生,具三棱,全株密被極細短絨毛;花白或粉紅色,冬季開花。
原產非洲西南部,中國有引進栽培。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干旱,怕高溫潮濕。要求疏松的沙壤土地。冬季養護最佳溫度不應低于15℃。繁殖容易,一般以扦插為主。其葉形葉色較美,花色艷麗,觀賞價值較高。
形態特征:多漿肉質灌木,株高25-35厘米,老枝灰褐色,木質化,嫩枝淡綠色,分支處有節間。葉交互對生,2片葉位于基部合生。葉半月形,三棱狀,粉綠色至灰綠色;葉端狹窄,先端尖銳,葉尖微粉紅色,葉背有龍骨狀突起,側芽至葉腋伸出。
葉長2.5-3.5厘米,寬0.3-0.4厘米,全株密被極細短絨毛。花大,頂生,具短梗,單生或數朵間生,花莖3.5-4.5厘米。花瓣白色,花蕊黃色。蒴果肉質,種子多數。
生長習性:鹿角海棠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干旱,怕高溫,夏季注意遮陽,否則表面易起皺。要求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15℃。
鹿角海棠喜能夠忍受零下3度低溫,在盆土干燥的情況下。土壤可以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者是煤渣混合了泥炭,土表鋪上顆粒的河沙,上盆可以澆水或者是土壤微濕,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生根不用管就可以。
盆土很干了才給點水,發根前葉片會枯萎萎縮,脫水嚴重,不過不用擔心會掛,干點沒有關系,皺巴巴的會很好生根的,發現有了生長的痕跡就可以慢慢正常給水。
養護管理:鹿角海棠每年春季換盆,并整株修剪,加入肥沃的泥炭土或腐葉土和粗沙組成的混合土壤,稍加噴水即可。春季生長期以保持盆土不干燥為準,多在地面噴水,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
夏季,鹿角海棠呈半休眠狀態,可放半陰處養護,保持盆土不過分干燥。秋后,鹿角海棠開始繼續生長,每半月施肥1次。臨冬莖葉生長進入旺盛期,并開始開花。冬季室溫保持在15-20℃時,開花不斷。盆栽2-3年后,需重新扦插。
鹿角海棠夏季沒有明顯的休眠期,陰涼通風就可以安全過夏了,冷涼季節是它們的生長旺季。低于2度就要慢慢斷水了。保持盆土干燥就可以過冬,風箏最冷的季節陽光房里溫度零下3度,是持續的溫度,最低到達零下10度,沒有出現凍傷。說明還是比較耐凍的,前提是盆土干燥哦。
鹿角海棠錦正常生長后會慢慢長高分枝,挑選比較高大的老點木質枝條,新枝太嫩不容易扦插,老枝剪下后晾幾天就可以直接插在植料里,風箏曾經直接插在泥土里,整整一個冬季沒有長根。
春天來到才開始生長,干透給水,所以只要土壤微微松軟就可以扦插繁殖了。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群生了以后才會很漂亮,鹿角海棠錦生長速度不快,畢竟是帶錦的品種,生長都不快。
繁殖方式
扦插:以春、秋季進行最佳。選取充實、成熟莖節,剪成8-10厘米的小段。插于微潮的沙床,室溫保持在21-25℃。扦插后15-20天生根,發根前葉片會有嚴重褶皺,屬正常現象。待根長3厘米后即可移植盆栽。群生后生長速度加快。
播種:4-5月的春季采用室內盆播,發芽室溫為20-24℃,播種后10天左右發芽。幼苗根系細而淺,澆水需謹慎,最好使用噴壺噴灑。保持濕潤涼爽,一個月左右后可移苗。
主要價值:鹿角海棠植株常呈匍匐叢生狀,在歐美地區經常被用于盆栽或吊盆栽。綠色肥厚的葉片向外延伸,有很好的垂吊感。與其他品種的多肉植物合栽,也能起到很到的點綴作用。
花季開花時,金黃鮮艷的花朵為盆栽增色不少,將它懸掛在室內,更顯生機盎然,凸顯出節日氣氛。因其養護簡便,繁殖容易,習性強健,也被用于布置多肉植物主題園,是優良的觀賞花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