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又名棱葉龍舌蘭,植株矮小,株高6~8厘米,株幅8~10厘米。葉片短而寬,葉緣有稀疏肉齒,齒端生黃色或紅色短刺,葉頂端有1枚短刺。原產墨西哥中南部。
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適應性強,較耐寒,略耐陰,怕水澇。以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為好。冬季溫度不低于4℃。常見品種有:雷神,王妃雷神,雷神錦。
形態特征:雷神是多年生草本多漿植物。植株矮小。葉基叢生,蓮座狀排列。雷神葉倒卵狀匙形,長20- 25厘米,寬9-11厘米,基部較狹,厚,灰白色或淡青色,葉端、葉緣著生黑褐色刺,葉緣具倒鋸齒。無葉柄。雷神的株周圍易生子株而蘸生。花序高3米,花徑約5厘米,黃綠色。雷神的花期5—10月。
生長習性:雷神性喜充足而又柔和的陽光。有一定的耐陰性,耐干燥,怕水澇,不耐寒。適于生長在疏松、肥沃、排小良好的沙質壤土上。雷神生長期除夏季特別炎熱需要遮蔭,避免烈日直射外,一般都要放在陽光充足、溫暖、干燥的環境中。冬季要入室放向陽處,溫度保持4℃以上。
雷神的栽培技術:雷神生長較慢,盆栽需每年換盆,加入排水良好的肥土。植株耐旱力強,生長期每澆透1次,應待盆土干透后再澆下一次。若盆內積水,常引起葉片發黃,根部腐爛。
生長過程中,若長期光線不足,葉片變長,先端色刺暗淡,影響觀賞效果。每月施肥1次。入秋后,雷神生長緩慢,盆土要保持干燥,否則低溫濕潤對植株生長極為不利。
溫度:喜溫暖,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8~25°C,其中白天22~25°C、夜間18~21°C。不耐寒,夏季高溫時,應做好通風的工作。
光照:喜光,不耐蔭蔽,過陰時葉片狹長而薄,葉面白粉減少,植株變得松散而不美。特別是葉尖及葉緣的針剌會由醒目鮮麗的紅褐色變得暗淡無神;葉面有斑紋的種類,其美麗的斑紋會褪淡,從而影響觀賞。
但人夏陽光強烈時,應適當遮蔭。特別是長期置于光照不足處的植株,應避免突然移至光照強的地方,否則會灼傷葉片。忌雨淋,不適宜放在居室外栽養,適宜作室內盆栽。
澆水:喜偏干的土壤環境,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生長期間要適當控制澆水,浼水應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涕透”和“寧干勿濕”的原則,切忌頻頻済水,如盆土濕澇,會引起葉片發黃、根系腐爛。
但也不宜過于干旱,否則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停止;葉片也會變得黯淡而缺少光澤。夏季應適當增加澆水,并多向植株噴7JC,可使葉片保持翠綠。冬季休眠期間則更要控制澆水,保持盆土。
施肥:耐瘠薄,由于生長量不大,對肥料的要求不多。每月追施1次氮磷鉀結合的肥料,以使植株生長健壯,并使紅褐色的針刺和美麗的斑紋更為鮮艷,施肥要注意“薄肥多施”,忌施濃肥(濃肥易傷根)。人秋后追施1~2次磷鉀肥,停施氮肥,可利于植株的安全越冬。冬季休眠時停止施肥。修剪:如基部老葉枯萎,應及時剪去。
翻盆:因生長慢,不需經常換盆。只是在根莖部生長有較多的分蘗時,才需進行翻盆,一般2~3年翻盆1次。翻盆宜在春天或初夏時進行。翻盆時要剪除部分老根及爛根,保留白色的新根,并換上新土。
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含適量石灰質的砂質壤土,基質可用腐葉土、園土和粗砂等材料配制,并加入適量的骨粉或貝殼粉等石灰質材料。對名貴的王妃雷神錦等品種。
最好用顆粒較粗的赤玉土(原產于日本的一種種植用土)種植。有時發生葉斑病危害,可用波爾多液(1:1:100)噴灑多次防治。蟲害有介殼蟲、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雷神的作用用途:雷神株型矮小俊雅,青綠色的葉片非常美麗,與葉緣、葉端著生的黑褐色長刺,有明顯的對比,具有極好的觀賞效果。適于室內盆栽,可置于室內茶幾、文案上陳設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