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字(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Wang word'):春蘭品種之一,水仙瓣,傳統名品。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由浙江奉化汪克明選出,便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為“汪字”。為“春蘭老八種”中歷史最悠久者。
葉姿直立性強,葉質厚硬,葉質細狹,葉端銳尖。葉色深綠,無光澤。新芽紫綠色。芭殼綠色帶紫麻筋?;ㄝ慵氶L,高約25厘米?;闉樗砂晷停馊瓯砟_圓頭,收根、緊邊、質糯,二副瓣呈拱抱狀。一字肩。兜狀棒心,圓舌,紅點淡,有時開白舌?;ㄉS綠。花久開而形不變。
汪字長勢旺盛,容易起花,經300余年的繁衍生息,成為中國統傳最為廣泛的名種。汪字被稱為春蘭中四大名花之一(宋梅、集圓、龍字、汪字)。日本則以宋梅、集圓、龍字、萬字稱“四大天王”,可見大家對汪字的稱譽。
形態特征:“汪字”是地生植物;假鱗莖較小,卵球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于葉基之內。葉4-7枚,帶形。葉較細,較龍字稍長,葉片厚實,葉形的最大特征是直立性強,具有剛健的筋骨。
葉長25-35厘米,寬0.9厘米,邊葉斜垂,葉脈淺,中葉與新苗的直立性較強,葉溝和葉腳部分較深,呈“V”字形,葉梢較平,葉尖順收尖尖銳,葉腳收根細,葉色深綠,缺乏光澤。新芽為紫綠色。蒴果狹橢圓形,長6-8厘米,寬2-3厘米?;ㄆ?-3月。
生長習性:汪字生長勢強健,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容易開花??鼓嫘詷O強、易培植、易發芽、易開花、一般四苗以上聯體苗都能開花的自身特性決定了這個品種流傳廣泛。
蘭花宜種植于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于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
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里,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 蘭花是肉質根,適合采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汪字的繁殖方式: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于。分株后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
然后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云草或細石子,最后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汪字的病蟲害防治
鞘銹菌: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銹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銹病并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白絹?。?/strong>多發生于霉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布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毀。
炭疽?。?/strong>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后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干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介殼蟲:俗稱“蘭虱”。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汪字的文化背景:汪字一字平肩,側萼拱抱,花色鵝黃如嫩柳色,捧瓣白頭重,圓整軟潤光潔,小圓舌舒而不卷,有紅點,也能開出白舌來,但非素心,紅點退進舌后,從舌背看得極其清楚。“汪字”的花形、花姿、花色、花品、花守極佳,歷月而不變。是水仙瓣的代表,是瓣型花中骨力非常好的品種。
關于汪字的唇瓣,《蘭蕙小史》等蘭書大都認為“大圓舌”。所謂大圓舌,沈淵如解釋道:“舌大且圓,微微下傾。”。吳開元還認為:大圓舌“比劉海舌稍大些,有大小之分,大者為大圓舌,小者為小圓舌?!薄?
綜觀汪字,花色嫩綠,高貴優雅;花容端莊,富有筋骨?;ㄆ陂L而耐久,直至凋謝仍保持初花神采。用“性格剛強”比擬之,或許能刻畫出汪字的風骨。難怪《紹興蘭文化》“李代桃僵”——以汪字頂替萬字,與宋梅、龍字、集圓并稱為春蘭“四大天王”了。
詩一:芳種流傳二百年,依然名列玉梅先。饒他新樣花林立,終遜翩翩氣欲仙。(摘自《蘭蕙同心錄》)詩二:仙姿綽約下云空,碧影流香翩若鴻。不象群芳爭萬紫,百年風雨自春風。(作者:吟綠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