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別名為蕓香科、白鮮屬莖基部木質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根斜生,肉質粗長,淡黃白色。莖直立,幼嫩部分密被長毛及水泡狀凸起的油點。白鮮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山西、寧夏、甘肅、陜西、新疆、安徽、江蘇、江西(北部)、四川等省區。

生于丘陵土坡或平地灌木叢中或草地或疏林下,石灰巖山地亦常見。朝鮮、蒙古、俄羅斯(遠東)也有。根皮制干后稱為白鮮皮,是中藥。味苦,性寒。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治風濕性關節炎、外傷出血、蕁麻疹等。

形態特征:白鮮莖基部木質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100厘米。根斜生,肉質粗長,淡黃白色。莖直立,幼嫩部分密被長毛及水泡狀凸起的油點。葉有小葉9-13片,小葉對生,無柄。

位于頂端的一片則具長柄,橢圓至長圓形,長3-12厘米,寬1-5厘米,生于葉軸上部的較大,葉緣有細鋸齒,葉脈不甚明顯,中脈被毛,成長葉的毛逐漸脫落;葉軸有甚狹窄的冀葉。

白鮮總狀花序長可達30厘米;花梗長1-1.5厘米;苞片狹披針形;萼片長6-8毫米,寬2-3毫米;花瓣白帶淡紫紅色或粉紅帶深紫紅色脈紋,倒披針形,長2-2.5厘米,寬5-8毫米;雄蕊伸出于花瓣外;萼片及花瓣均密生透明油點。

成熟的果(蓇葖)沿腹縫線開裂為5個分果瓣,每分果瓣又深裂為2小瓣,瓣的頂角短尖,內果皮蠟黃色,有光澤,每分果瓣有種子2-3粒;種子闊卵形或近圓球形,長3-4毫米,厚約3毫米,光滑。白鮮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白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怕旱、怕澇、怕強光照。浙江產區年平均氣溫17-17.5℃,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適宜氣溫12-18℃;年降雨量1350-1500mm。白鮮生于丘陵土坡或平地灌木叢中或草地或疏林下,石灰巖山地亦常見。

白鮮的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白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怕旱、怕澇、怕強光照。浙江產區年平均氣溫17-17.5℃,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適宜氣溫12-18℃;年降雨量1350-1500mm。地下塊莖分布較淺,多集中于土層下3-7cm處,每塊莖具l-2個芽,多者3-4個。

9月上旬-10月上旬栽種,幼芽從芽眼長出但不出土;11月上旬地溫在5cm處有23-25℃時塊莖從下部生根;地溫在18-20℃萌芽開始,沿水平方向伸展成細長匍匐莖,習稱行鞭;12月上旬形成第1個莖節,生有2-4支地下莖。

氣溫在4-5℃時莖開始出土,尤以7-10℃為宜。2月上旬出苗展葉,幼葉呈淡紅色,逐漸變成綠色。3月上旬地下莖在節處膨大形成淡黃色光滑的塊莖。4月中旬種塊莖腐爛萎縮。

以選地勢高燥、向陽、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上或壤土栽培為宜。前茬地以甘薯、小麥、水稻、玉米、豆類、白術、粟等作物為宜;亦可水旱輪作或與薏苡輪作。

白鮮的繁殖方式:白鮮常用塊莖繁殖。

栽種期9月中、下旬-11月上旬,尤以9月下旬-10月上旬為適期。選當年生塊莖呈扁球形、色淡黃、芽眼多、健壯無病蟲傷疤、橫徑約1.4-1.6cm、組織較幼嫩者作種用。栽種前塊莖用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5min,稍晾干,隨即栽種。條栽或穴栽,以條栽為好。

按行距20cm開淺條溝,溝深6-7cm,塊莖交互栽種2行。芽頭向上,栽種不宜過淺或過深,以免影響出苗。邊種邊覆土,上蓋草木灰或土雜灰一層。每1hm2用種量900-1125kg。

田間管理:出苗后要及時拔除雜草,不宜中耕。可用除草劑綠麥隆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噴射,再蓋薄層草木灰,以免藥液揮發。亦可用綠麥隆250 g拌土25kg制成毒土,栽種后撤施畦面,再蓋草木灰1層,除草效果較好。

遇旱時應及時灌溉,遇雨季及時排水。施肥要施足基肥,重施臘肥,巧施苗肥。11月下旬-12月上旬施腐熟餅肥或腐熟廄肥,促使地下莖生長,節間增多,又可防凍保苗;幼葉展開后追施人糞尿或硫酸銨,亦可用氟、磷、鉀復合肥料,提高生物堿總量,促使新塊莖形成。或可在3月下旬用2%過磷酸鈣澄清液進行2-3次根外追肥。

白鮮的病害防治:白鮮病害有霜霉病,3月開始發病,多發生在葉部,葉初生褐色斑點,漸在葉背產生1層霜霉狀物,使葉片枯死,可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信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射。

菌核病,3月中旬發病,為害莖基部,初呈黃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漬狀梭形病斑,嚴重時莖基腐爛,地上部位倒伏枯萎,土表可見菌絲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炭混合后撤入畦面,或用5%氯硝銨粉劑撒施。

銹病,3月上、中旬發病,在初期葉現黃綠色病斑,后變黃褐色,葉背或莖上病斑隆起,散出銹色粉末,可用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射,或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射。還有白絹病為害。蟲害有地老虎為害幼苗及塊莖,另有螻蛄、金龜子幼蟲、種蠅為害。

白鮮的作用用途

綠化觀賞:白蘚在春末夏初,從葉叢中抽出粉紅或白色花序,恬靜典雅,可配植花境和作切花。白鮮在世界范圍內的專著上曾將之劃入白花白鮮 D. albus L. 的亞種,亦即地理亞種,也有將之作為變種的。我們認為,作為地區性植物志時,將它作為種的等級似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