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學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莖直立,圓柱形,長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節;葉二列,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和中肋常帶淡紫色。
總狀花序常從落了葉的老莖上部發出,具2-3朵花;花苞片干膜質,淺白色,卵形,長5-7毫米,萼片和花瓣黃綠色,近相似,長圓狀披針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個綠色或黃色的胼胝體。
卵狀披針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黃綠色,長約3毫米,先端兩側各具1個紫點;藥帽白色,長卵狀三角形,長約2.3毫米,頂端近銳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生長習性:鐵皮石斛適宜在涼爽、濕潤、空氣暢通的環境生長。生于海拔達1600米的山地半陰濕的巖石上,喜溫暖濕潤氣候和半陰半陽的環境,不耐寒。
鐵皮石斛的養殖方法
花盆選擇:盆栽養殖的鐵皮石斛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口徑比較大的,底部透水孔比較大的花盆,要求是透水性和透氣性絕對要好,不能產生積水,一旦發生積水就會導致生長不良乃至死亡!
養殖基質:鐵皮石斛跟很多的植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絕對不可以土養,用途養殖的鐵皮石斛輕則不長個,重則死亡。常見實用的基質主要有松樹皮等樹皮、水苔、碎石、椰子皮、苔蘚、碎木屑等。我們也可以找一根大的朽木養殖鐵皮石斛!這些物質的主要特點就是保水性好,通風性好,不會發生積水。
養殖環境:鐵皮石斛適合生長在陰涼、濕潤、空氣流通良好的環境中。所以我們一般可以看到很多的養殖基地都是在上方蓋一層遮陽網的,這樣可以防止水分蒸發太快,也可以讓其有適合的光照條件。
種植技巧:鐵皮石斛種植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不能將莖部買進基質中,我們只需要將其的根部的大部分使用基質覆蓋好就可以了。種植太深水分會長期過多,會導致枯萎死亡的。在種好之后,我們需要給基質澆透水。
養護方法:鐵皮石斛種植完成之后,我們要時刻保持它生長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一定要給它遮陰。家庭養護一般放在北邊的陽臺或者東邊的陽臺和窗臺,上午的時候可以讓陽光曬到,下午的時候高溫,是不適合陽光直射的。夏季的時候注意遮陰,盡量不要讓其收到強光直射。
注意事項:在向陽陽臺養殖鐵皮石斛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其放在大型植物之下,讓大型植物給它擋住太陽的光線。平時澆水的時候需要在傍晚進行,高溫的午后不適合澆水。陰雨天氣一般鐵皮石斛的生長會很快。
溫度與光照管理:鐵皮石斛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因而為營建適于其生長的溫度環境,在夏季溫度高時,設施大棚內須加強通風散熱,通過遮陰棚、噴霧降溫、通風降溫等方式調控棚內溫度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可通過各種加熱方式使得設施內溫度上升以防凍傷植株。
鐵皮石斛喜陰,應采用遮陰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長期的鐵皮石斛遮陰度以60%左右為宜。幼苗剛定植完成時,大棚須蓋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曬導致幼苗萎蔫,影響成活率。
高溫、高強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陰網須蓋好、蓋牢,因為高強光很容易讓植株提早封頂,長不高,影響產量。冬季應適當揭開陰棚以利透光,延長生長期。貼樹栽培(附主栽培)的,應在每年冬、春季節適當剪去附主植物過密的枝條。
水分與濕度管理:水分管理是鐵皮石斛栽培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剛移栽的石斛苗對水分最敏感,此時一般應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60%~70%為宜,具體操作時以手抓基質有濕感但不滴水為宜。移栽后7天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后,植株開始發生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
夏秋高溫季節則盡量控制水分,以基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進入11月以后的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在10℃以下時鐵皮石斛基本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
越冬管理:越冬管理主要是保溫,措施有加二道膜、煙霧防凍、人工加溫等。進入冬季前要對鐵皮石斛進行抗凍鍛煉并適當降低濕度,每15天噴1次水。
軟腐病:易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發生,且發病快,嚴重時,整株腐爛解體呈濕腐狀。防治方法:發病初期,用77%可殺得101可濕性粉劑2 000 mg/ kg防治效果最好,噴藥后12 d防治效果可達78%以上。也可用8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同時,還要加強棚內管理,注意通風透光和降低棚內濕度。若患病要及時拔除病株,并用廣譜性抗菌劑,如托布津、多菌靈、科博等消毒殺菌,然后重新用消毒過的基質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