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金百合又名 鶯尾法國是一個鮮花之國,它的首都巴黎有“花都”的美譽。鶯尾被視為法蘭西王國的國花。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莖上有紫色條紋,無毛;鱗莖球形,直徑約5cm,鱗莖瓣廣展,無節,白色。葉散生,具短柄;上部葉常小于中部葉,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長7-10cm,寬2-3cm,先端急尖,基部余窄,全緣,無毛,有3-5條脈。
花1-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長15-20cm,寬3-4.5cm,多為白色,背面帶紫褐色,無斑點,先端彎而不卷,蜜腺兩邊具小乳頭狀突起;雄蕊6,前彎,花絲長9.58-11cm。
具柔毛,花藥橢圓形,丁字著生,花粉粒褐紅色;子房長柱形,長約3.5cm,花柱長11cm,無毛,柱頭3裂。蒴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3cm,有棱。種子多數。花、果期6-9月。金百合的花語:財富、榮譽、清純、高雅
生長習性:喜溫暖稍帶冷涼而干燥的氣候,耐蔭性較強。耐寒,生長發育溫度以15-25度為宜。能耐干旱。最忌酷熱和雨水過多。為長日照植物,生長前期和中期喜光照。宜選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栽培,低濕地不宜種值。忌連作,與豆類和禾本科作物輪作較好。
金百合的養殖方法
田間管理:苗出齊后和5月間,各中耕除草1次,同時追肥、培土、用人畜糞水、油餅、草木灰、過磷酸鈣等混合施用。亦可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5月下旬要去頂,并打珠芽,6-7月孕蕾期間,應及 時摘除花莖。夏季高溫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病毒病,選擇無病鱗莖繁殖,并消滅傳染病害的蚜蟲。立枯病,要避免連作,注意排水,發現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石灰消毒。蟲害有蚜蟲,可用50%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射防治。
金百合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可,珠芽繁殖。
鱗片繁殖:秋季采挖鱗莖,剝取里層鱗片,選肥大者在1:500的苯菌靈或克菌丹水溶液中浸30min,取出,陰干,基部向下插入苗床內,第2年9月挖出,按行株距15cm×6cm移栽,經2-3年培育可收獲。亦可采用育苗箱育種。
小鱗莖繁殖:采收時,將小鱗莖按行株距15cm×6cm播種,經2年培育可收獲。珠芽繁殖:夏季采收珠芽,用濕沙混合貯藏于陰涼通風處,當年8-9月播于苗床上,第2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挖取鱗莖,按行株距20cm×10cm播種,到第3年秋采收,較小者再培育1年。
可用播種法,鱗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播種繁殖:百合授粉后10~15天,子房開始膨大,經60~150天果成熟開裂前即可采收。第二年春,氣溫超過30℃時播種,播種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過磷酸鹽1克。播種后根據發芽的快慢覆土,6個月后即可開花。
鱗片扦插:鱗片扦插不受季節限制,待鱗莖老熟掘出3~4年鱗莖,放置通風處吹干,剝下肥大鱗片。木制的沙床、淺盆內將鱗片插入2/3~4/3,插后保溫遮陽,經45~120天后可形成小鱗莖。
子球繁殖法:當接近地面的莖節長出小子球,小心摘下。每個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金百合的國花:關于法國國花,另一種說法是百合花。相傳當初統治法國的克羅卑鳥斯王是以青蛙作徽章的。有一次一名隱士在他家顯靈,吩咐他獻一只美麗的盾給皇后,盾上雕一朵百合花。以后,克羅卑斯麥持此盾上戰場交鋒,每戰告捷,從此以后定百合花為國花。法國人種植香根鳶尾除供觀賞外,也是獲取香精的重要原料。
相傳法蘭克王路易、克洛維斯接受洗禮時,上帝送給他的禮物就是金百合花,法文的百合花與“路易之花”,發音相近。視金百合花為純潔,金百合花花形象白鴿飛翔的姿勢,象征著“圣靈”。
法國國王路易第六,將金百合花作為他的印章和鑄幣圖案,裝飾他藍袍的邊緣,他穿著藍袍去參加受任國王的儀式,因此金百合花又成了王室權利的象征。其實,這里所說的金百合花就是香根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