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百合在歐美主要作切花及復活節的盆花用,幾乎成為復活節不可缺少的花卉,故在歐美諸國廣泛栽培,栽培水平也很高。其株形端直,花色純白,形狀優美,給人以潔白、純雅之感,又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因而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切花花卉。
麝香百合,淡雅有致,清香襲人,是重要的切花,可布置花壇、花鏡、園林小品或盆栽觀賞。麝香百合喜溫暖而不耐寒,要求強烈的光照條件,如光照弱,會減少開花,喜微酸性、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粘質土壤。
在干燥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不良。麝香百合屬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發根,然后萌發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此時需一個月左右的低。
形態特征:麝香百合的葉散生,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8-15厘米,寬1-1.8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兩面無毛。麝香百合花單生或2-3朵;花梗長3厘米;苞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8厘米,寬1-1.4厘米;
花喇叭形,白色,筒外略帶綠色,長達19厘米;外輪花被片上端寬2.5-4厘米;內輪花被片較外輪稍寬,蜜腺兩邊無乳頭狀突起。花絲長15厘米,無毛;子房圓柱形,長4厘米,柱頭3裂。麝香百合的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麝香百合喜溫暖而不耐寒,要求強烈的光照條件,如光照弱,會減少開花,喜微酸性、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粘質土壤,在干燥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不良。麝香百合屬秋植球根,秋植后首先發根,然后萌發新芽但不出土,翌年早春破土出苗,出土后開始進行花芽分化,此時需一個月左右的低。
麝香百合的繁殖方式
分球繁殖:鱗莖(母球)在生長過程中,在莖軸上逐漸形成新鱗莖。一般每球栽培一年后可分生1個-3個或更多的小球。小球秋天收后沙藏至第2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于深土中。
鱗片繁殖:將成熟健壯的鱗莖陰干,自莖部剝下鱗片,在4月份進行扦插。扦插深度以頂端略露即可。一般春季扦插經2個-4個月后,大部分鱗片即生根發葉,并在鱗片基部長出小鱗莖,此時即可移栽。用鱗片繁殖到開花,一般需栽培3年-4年。
播種繁殖:在蒴果成熟后,取出種子,并立即播種,播種苗2年-3年后即可開花。
麝香百合的病害防治:麝香百合栽培過程中的生理病害主要有盲花和花裂等。其發生原因和防止措施如下:
盲花受害的花芽正常發育受阻,花蕾凋謝而枯萎。多數情況是由于密植及室內的光線不足,或日照時數短等原因。特別是5℃以下的低溫、氣溫急劇下降、晝夜溫差大以及土壤過干或過溫。
要防止盲花現象的發生,就要設法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花裂主要表現為花瓣分離開裂,多發生在氣溫驟變、干濕懸殊的時候。防止裂花就要盡量避免氣溫的急升急降,并注意澆水適時適量。
軟腐病主要危害葉、花、鱗莖,花瓣發病則產生橢圓形病斑;葉片發病則產生橢圓形、淡黃色、周圍黑褐色稍下凹的病斑;遇到雨天則莖葉上產生黑色小粒點,最后葉全部落下,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發現少量植株發病立即剪除或拔除,并將其燒毀或深埋,另外注意通風透光,增加植株抗病力。
腐敗病、葉斑病由病菌侵入鱗莖葉片引起。防治方法:如發病應每10~15天噴1次50%脫菌特600~1000倍液或40%滅菌丹500倍液。預防的主要措施是種植麝香百合的地塊不連作。
刺足根螨成螨乳白色,洋梨形。此螨在地下危害球根,一般先危害鱗莖的蒂部,逐漸擴展向上,被害部位變黑腐爛,嚴重時造成整林死亡。防治力法:鱗莖貯藏時注意通風和干燥,對受害的鱗莖,收獲后、貯藏前用40%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浸泡2分鐘,可起到防治作用。
蠐螬常將麝香百合的根部咬斷,造成植物萎蔫以致死亡。防治方法: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在花卉根部灌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將其殺死。
麝香百合的采收加工
藥用、食用采收:秋、冬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泥土,剝取鱗片,用沸水燙過或微蒸后,焙干或曬干。鮮鱗片。可直接加工食用。
切花采收:麝香百合的花蕾膨大而呈乳白色時為采收適期,一般是開花前的1~2天采收。每10枝為1束,使花蕾朝上用包裝紙包扎好,然后裝箱上市。已開的花朵,包裝時花瓣容易損傷,同時花粉易造成花瓣污染,使切花品質大為下降。因此,如遇已開的花朵,最好小心將花藥剪掉。
切花干貯:切花干貯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在0~1℃溫度下可貯存28~42天。干貯的切花應在花序上最低的花蕾開始顯色時采切,并立即用含有0.2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每升70克蔗糖和1克赤霉酸的溶液,在20℃下處理24小時。另1個選擇是貯前用0.2毫摩爾/升琉代硫酸銀加10%蔗糖液處理24小時。
切花濕貯:濕貯的切花應在花蕾期采切,先進行水合處理(同干貯),放入盛水容器中在0~1℃下可貯存28天。麝香百合切花在運輸之前也應在含有硫代硫酸銀和赤霉酸的保鮮液中進行處理。
切花保鮮液:切花對乙烯敏感,花莖在含有硫代硫酸銀的保鮮液中脈沖處理20分鐘有利于延長瓶插壽命。瓶插麝香百合的保鮮可于瓶插前用0.2毫摩爾/升硫代硫酸銀或1000毫克/升赤霉素等預處理,也可直接插于30克/升蔗糖+200毫克/升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等保鮮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