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條為忍冬科,六道木屬。幼枝紅褐色,小枝皮撕裂狀。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對生,邊緣具疏淺齒,葉背中脈基部密被柔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粉紅色或白色,具香味,花萼被短柔毛。

5裂長約5毫米,花冠漏斗狀,列被柔毛,雄蕊4,伸出花冠。瘦果長約5毫米,頂端有宿存5萼裂狀,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糯米條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能力差。北方地區(qū)栽植,枝條易受凍害。

形態(tài)特征:糯米條為聚傘花序生于小枝上部葉腋,由多數(shù)花序集合成一圓錐花簇;總花梗被短柔毛,果期光滑;花芳香,具3對小苞片;萼筒圓柱形,被短柔毛,稍扁,具縱條紋,萼檐5裂。

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5mm,果期彎紅色;花冠白色至粉紅色,漏斗狀,長1-1.2cm,外具微毛,裂片5,圓卵形;雄蕊4,伸出花冠;花柱細長,柱頭圓盤形。糯米條的花期7-8月,糯米條的果期10月。

生長習性:糯米條在海拔170-1500米的山地常見;長江以北僅在公園、庭園及植物園和溫室中栽培。糯米條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能力差。北方地區(qū)栽植,枝條易受凍害。喜光且耐蔭。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有一定適應性,耐旱、耐瘤薄的能力較強,生長旺盛、根系發(fā)達,萌囊、萌芽力強。

糯米條的繁殖方式:糯米條多采用播種、扦插方法繁殖苗木。種子于秋季成熟后采摘,進行沙藏,來年春季播種,播后30~40天出苗,培育1年即可出圃。扦插可于春季用硬枝,將枝條剪成10~ l5cm長的插條,插于沙床上,保持濕度,待生出根系即移入苗床。

夏季可采嫩枝,保留上部一對 葉片,插于全光霧插床中,保持空氣濕度,1個月左右即生根。移植苗木可在落葉后或萌芽前進行,為保持苗木生長旺盛,栽培前土壤申施入 有機肥,對移植苗適當進行修剪。

每個生長季增施兩次追肥,春季施肥一次,初夏開花前追施一 次磷鉀肥。干旱季節(jié)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冬季休眠期針對樹勢進行樹形調(diào)整修剪,以保 持樹形和枝條的更新。

糯米條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糯米條枝條婉垂,樹姿婆娑,開花時花密集梢端,花色白中帶紅。既宜園中、池畔、路邊、墻隅配植,也可群植作花籬、花徑。若在常綠林緣點綴,則分外悅目。本種花多而密集,開花期長,果期宿存的萼裂片變紅色,能耐寒,為優(yōu)美的觀賞植物,庭園中常栽培。

廣東乳源的標本和云南西疇、硯山的一些標本曾被國內(nèi)的一些學者鑒定為新種。但這些均為果期的標本,除葉較大,革質(zhì),枝較粗壯外,和糯米條沒有多大區(qū)別。人工雜交種大花六道木為半常綠灌木,萼裂2-5枚,國內(nèi)庭園間有栽培。

園林用途:糯米條樹形叢狀,枝條細弱柔軟,大團花序生于枝前,小花潔白秀雅,陣陣飄香,該花期正值夏秋少花季節(jié),花期時間長,花香濃郁,可謂不可多得的秋花樹木,可群植或列植,修成花籬,也可栽植于池畔、路邊、草坪等處加以點綴。

耐修剪,容易整形:糯米條發(fā)枝力強,適合于修剪整形,對枝條稍加短截,便可促發(fā)側芽萌發(fā)抽枝,加之葉片較小,節(jié)間短,短期內(nèi)便可達樹冠緊湊飽滿的效果。另外小枝較軟,適合攀扎整形。

適應力較強,管理容易:糯米條喜陽,耐寒性較差,分布于北京,河北,浙江、等省,北方地區(qū)也有栽培,僅在冬季氣溫過低稍有凍害。一般可安全越冬。糯米條對土壤要求不嚴,栽植于普通沙質(zhì)壤土中即可,水肥管理也很容易,生長期間,只需每隔15-30天施一次完全肥料,便可以促進多發(fā)枝,多開花。

通過修剪、整形的糯米條枝繁葉密,樹冠緊湊,未開花時,觀葉、形效果均好。進入7月,糯米條陸續(xù)開花,大而密集的白色或粉紅色花序布滿整個樹冠,花期可一直延續(xù)到10月。花瓣脫落后,粉褐色萼片長期宿存枝上,遠看好似盛開的花序,甚為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