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柴別名鴨腳木,亦稱傘樹。五加科,幾種熱帶常綠灌木或喬木的統稱,能耐弱光條件,廣泛栽作室內觀葉植物。鵝掌木幼葉光亮翠綠,老葉深綠,層層重疊,形態奇特,別具一景,為優美的觀葉植物,多為灌木狀栽植,于候車廳、會議室等一些大房間裝飾擺設。小盆植株也可放置居室、書房的案幾、桌面,觀賞裝飾。

鵝掌藤五加科,鵝掌柴屬藤狀灌木,葉柄纖細,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花期7月,果實卵形果期8月。原產熱帶和亞熱帶,中國西南部至東部亦有野生分布。生于谷地密林下或溪邊較濕潤處,耐陰,耐寒,不耐干旱。

常附生于樹上。可以盆栽。主要分布于中國臺灣、廣西、廣東地區。鵝掌藤有行氣止痛、活血消腫的功效。民間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痛骨折等。

形態特征:圓錐花序頂生,長20厘米以下,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絨毛,后毛漸脫凈;傘形花序十幾個至幾十個總狀排列在分枝上,有花3~10朵;苞片闊卵形,長0.5~1.5厘米,外面密生星狀絨毛,早落;

總花梗長不及5毫米,花梗長1.5~2.5毫米,均疏生星狀絨毛;花白色,長約3毫米;萼長約1毫米,邊緣全緣,無毛;花瓣5~6,有3脈,無毛;雄蕊和花瓣同數而等長;子房5~6室;無花柱,柱頭5~6;花盤略隆起。

鵝掌木為栽培條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產地可達40m。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小葉5~9枚,橢圓形,卵狀橢圓形,長9~17cm,寬3~5cm,端有長尖,葉革質,濃綠,有光澤。花小,多數白色,有香氣,花期冬春;漿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生長習性:鵝掌柴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鵝掌柴的生長適溫為27℃。9月為27℃,9月至翌年3月為21℃。在30℃以上高溫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冬季溫度不低于5℃。若氣溫在0℃以下,植株會受凍,出現落葉現象,但如果莖干完好,翌年春季會重新新葉。

鵝掌柴喜濕怕干。在空氣濕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莖葉生長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漬水,會引起爛根。如盆土缺水或長期時濕時干,會發生落葉現象。鵝掌柴對臨時干旱和干燥空氣有一定適應能力。

鵝掌藤喜光照及高溫高濕環境,耐陰性亦強。稍耐寒,0℃以上低溫可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可耐干旱。鵝掌藤生于谷地密林下或溪邊較濕潤處,耐陰,耐寒,不耐干旱。常附生于樹上。

鵝掌柴的養殖方法

盆栽: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厘米,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厘米,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沙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余的土壤脫落。

上盆: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

濕度: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由于它原產于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

光照:喜歡半蔭環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50%以上。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后(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春、夏、秋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對于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干旱情況。

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后澆上透水。入冬以后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鵝掌藤系蔓性植物,不能直立生長,應設立支柱讓其攀緣生長,以保持其美麗奇特的形態。

養護技巧:可用腐殖土作盆土,每立方加20kg餅肥作基肥。生長季節每月施肥一次,保持充足水分。夏季應遮光50%,其他季節可全光照。本種在高溫高濕環境下,莖上易長不定根,可用3一5株扎于木樁上作樁景式栽培。室內觀賞要定期更換,避免過陰造成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