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梅為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亮紅的葉色和紫紅的枝條是其它梅花品種中少見的,可供一年四季觀賞,既可布置庭院、開辟專園、作梅園、梅溪等大片栽植,又可作盆栽制作盆景供各大賓館、飯店擺花,還可作切花等其它裝飾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美人梅的養殖方法吧!

美人梅(學名:Prunus × blireana cv. Meiren):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法國引進。由重瓣粉型梅花與紅葉李雜交而成。落葉小喬木。葉片卵圓形,長5~9厘米,葉柄長1-1.5厘米。

葉緣有細鋸齒,葉被生有短柔毛,花色淺紫,重瓣花,先葉開放,萼筒寬鐘狀,萼片5枚,近圓形至扁圓,花瓣15-17枚,小瓣5-6梅,花梗1.5厘米,雄蕊多數,自然花期自3月第一朵花開以后,逐次自上而下陸續開放至4月中旬。紫紅色。

花粉紅色,繁密,先花后葉?;ㄆ诖杭?。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開闊的環境。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嫁接、壓條、扦插繁殖。優良的園林觀賞、環境綠化的樹種。

形態特征:園藝雜交種,由重瓣粉型梅花與紅葉李雜交而成。落葉小喬木。葉片卵圓形,長5-9厘米,紫紅色,卵狀橢圓形。花粉紅色,著花繁密,1-2朵著生于長、中及短花枝上,先花后葉。

花態近蝶形,瓣層層疏疊,瓣邊起伏飛舞,花心常有碎瓣,婆娑多姿。花色極淺紫至淡紫,反面略深,花心顏色也較深;花瓣19~28枚,另加雄蕊變瓣0~1枚;萼片5枚,略扁之圓形,呈淡綠而略灑淡紫紅暈,邊具淡紅紫暈。

有細齒,反曲至強烈反曲?;ň咦祥L梗,常呈垂絲狀;雄蕊輻射,遠短于瓣長,花絲淡紫紅,花藥小,呈土黃至鮭紅色。雌蕊1枚,普灑紫暈,花柱下部有毛,發達或尚發達。花有香味,但非典型梅香。

生長習性:美人梅抗寒性強,屬陽性樹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健壯,開花繁茂。抗旱性較強,喜空氣濕度大,不耐水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微酸性的黏壤土(pH值6左右)為好。不耐空氣污染,對氟化物,二氧化硫和汽車尾氣等比較敏感。同時,對樂果等農藥反應也極為敏感。

美人梅的養殖方法

種植條件:美人梅對土壤要求不嚴,輕粘土、壤土和沙壤土均能正常生長,其中壤土生長最好。由于是紫葉李和宮粉型梅花的雜交種,故兼有二者的優點,有一定的耐鹽堿力。

好花網在pH8.7、含鹽量0.2%的土中試種美人梅,未見不良反應。美人梅不耐水濕,應種于高燥處,不宜植于低洼處和池塘邊,在草坪中種植也應適當抬高地勢。美人梅喜光,不耐陰,若種植于大樹下或遮陰處則生長不良。

澆水:美人梅喜歡濕潤,但是怕積水。為了過冬,可以在每年的初春和初冬澆上返青水和封凍水。在美人梅的生長期間,需要適當澆水,但是不需要太過頻繁。夏季高溫少雨的時候,要適當的補充水分。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則需要及時排水,防止盆土過于濕潤而爛根。

施肥:美人梅是喜肥植物,栽植的時候需要先施上一些基肥,腐熟的肥料即可。在美人梅的養護過程中,花芽分化期是一些含氮、磷、鉀原色的復合肥,有利于開花,此后不許經常施肥。要注意一點,在美人梅施肥后要澆水,并要控制施肥的量,防止燒根。

越冬:美人梅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也應盡量種植在背風向陽處。當年春季種的苗,除采取澆凍水外,樹干和主枝應全部涂白。秋季種的苗子,還應采取樹體纏草繩、樹坑覆地膜等措施。苗子成活一年后即可正常管理,越冬只需在樹干涂白即可。

修剪:美人梅較耐修剪,一般樹型為自然開心型。留3個主枝,每條主枝保留3至4個側枝。修剪分為冬季修剪和花后修剪:前者以整形為主,將無用的大枝和病蟲枝、交叉枝、徒長枝等剪掉。弱苗冬季應重剪,疏去一些枝條,對長枝可短截。

后者是為了培養新開花枝,將花后衰老的枝條短截,留基部3至4芽,使其萌發枝條。枝條長至40厘米時摘心,促進腋芽飽滿。為提高移栽成活率,修剪應重短截和疏枝相結合,這樣可減少樹木的養分消耗和水分蒸發,但大剪口應涂白處理。

病蟲害防治:美人梅主要病害有葉斑病、流膠病等,除加強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加其抗病能力外,還可在每年的初夏、初秋連噴2至3遍百菌清、多菌靈等廣譜殺菌劑,病害發生時也可噴廣譜抗菌藥物,最好幾種藥劑輪流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美人梅蟲害主要有蚜蟲、刺蛾、紅蜘蛛、天牛等,可用敵敵畏等廣譜殺蟲農藥進行防治,但不宜用氧化樂果等易產生藥害的藥物。對于天牛等較頑固的蟲害,可在樹干注射農藥原液進行。

注意:盆栽栽種美人梅的花盆宜大,一般在春季或晚秋上盆,盆土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可用腐葉土2份、壤土3份混合配制,并摻入適量的餅肥等有機肥做基肥。平時放在陽光充足處養護,冬季應置于室外避風向陽處或冷室內越冬。

生長期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積水,以免造成爛根。生長期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花芽分化期增加磷鉀肥的用量,以多形成花芽,使來年多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