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知識:瓶插洋牡丹的水最好選用涼開水,自來水最好放置1-2天再用,水要勤換,以保持水質的新鮮,最好夏季一天一換;春、秋季2-3天一換;冬季3-5天一換,換水時還要注意保持插瓶的清潔,并即時清除殘花殘葉,并適當剪短花枝。

插花的水中最好放入鮮花保鮮劑,以延長鮮花的瓶插壽命。3.瓶插洋牡丹前,應剪去花枝基部約2cm,有利于水份的吸收,插花不要放在陽光下直曬,更不宜放在離火源較近處,否則花朵容易凋謝;也不要放在成熟水果附近,否則也易加速花瓣脫落。室內的溫度越高,洋牡丹的瓶插壽命會越短。

如何對家庭插花進行養護

家庭插花若養護得法,不僅可以增加觀賞效果,還可以延長鮮花的欣賞時間。

合理用水:選用清潔的河水、井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則需要先放入缸內存放一晝夜再用。同時要注意經常換水,一般夏季宜每1~2天換水1次,為防止水變質,可在水中放入一小塊木炭或少量食鹽等防腐劑;冬季每2~3天換水1次,換水時要注意清除殘花、殘葉,并適當剪短花枝,將腐爛的枝頭除去,以保持花的鮮艷與勻稱。

位置適當:插花擺放的位置要適當,夏季應避免強光照射,冬季不能離暖氣或火爐太近,以減低呼吸作用和水分的蒸發,防止花朵凋謝早落。同時也不能將插花放在成熟的水果附近,防止催熟劑乙烯氣體加速花瓣的脫落。

色彩配置:插花的色彩可分為原色和間色兩類,原色是獨立存在的,如紅、黃和藍色;間色是用原色調和而成的。在設計插花的色彩配置時,首先要考慮插花所要擺放的房間的色調,如選擇與之相鄰的色彩的鮮花,便會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如果選擇與室內陳設品完全相反的色彩的鮮花,便會得到一種強烈地突出插花作品的表現方式。

選擇幾種色彩相鄰的鮮花,可以得到柔和、寧靜、漂亮的效果,而對比色的運用則能產生強烈奔放的效果。紅色和綠色是能夠很好組合的對比色,富有節日氣氛,華麗而又傳統。在很多鮮紅、淡紅的花中加入一點橙黃色的花,看起來會讓人覺得新奇、炫目、充滿生機。

像音樂要有一個主旋律一樣,插花的色彩配置也要有一個主題。比如,足夠的綠色同一點黃白色在一起就有一種春天的氣息;當白色鮮花置于黑色背景下的剪影里時,它不再需要任何陪襯便能表現出它自身內在的持重與高雅。

橙黃色如果與其他同樣強烈的色彩如深紅色、紫色、深藍色或深黃色在一起使用時看起來會很壯觀,就像一幅18世紀的鮮花靜物畫一樣。色彩的主題是設計者的意圖所在,也是插花藝術的精髓所在。

插花材料:常用的切花植物有麥稈菊、千日紅、海香花、雞冠花、益母草、唐菖蒲、桔梗、桂花、臘梅、桃花、梅花、香石竹、香雪蘭、四季菊花、紅鶴芋、六出花、嘉蘭等。

常用的觀葉植物有蕨類、文竹、桃葉珊瑚、野燕麥、畫眉草、白茅、狗尾草等。常用的觀果植物有金柑、佛手、火棘、南天竹等觀芽的銀柳。

切花采護:夏天瓶花易凋謝,這是由于夏天花瓶里的水溫太高,雜菌容易繁殖所致。可以在冰霜的制冰盆中拿出兩三塊冰塊,將它們放入花瓶里,使花瓶里的水變冷,水中的雜菌自然不易繁殖。所以夏天插花,除了每天給花瓶換水外,也可放置冰塊以使花朵促鮮。

另外,切花應在一定的時期,采用一定的方法來進行:香石竹、唐菖蒲、鳶尾和金魚草,在緊實花蕾階段采切,以后可在瓶插中逐漸開放;蘭花、大麗花和雛菊一類切花必須在花朵充分開放后采切,否則花蕾不能正常開放;

香石竹和菊花在夏季采切階段宜早一些,因花莖內積累的營養物質較多;而在冬季采切階段宜晚些,以保證采切能正常開花發育。一般在花蕾期采切可使切花便于處理,因為花蕾較花朵緊湊,便于運輸,也降低切花對采后環節所遇高溫、低溫、低濕和乙烯氣體的敏感性,增強對機械損傷的耐受性,從而延長切花的采后壽命。

對于大部分切花,適宜在上午采切,因為切花細胞的膨脹壓高,即含水量最多。對另一些花卉也可在傍晚采切,因經過白天的光合作用,切花莖中積累了較多碳水化合物,切花質量高、氣溫也較低,應避免在高溫、高光照環境下采切。

切花技巧:用鋒利的刀剪把花莖從母株上切割下來,截口應呈45度斜面,以增加花莖吸水面積。切口應光滑,不要壓破莖部,防止莖內植物汁液滲出和微生物的浸染。切花采割后,應立即放置于水中或保鮮液中,并盡快預冷或置于干冷庫中,除去其田間熱、防止水分喪失。

花莖下部葉應去除,以防止其在泡水過程中腐爛。在濕貯期間,切花應保持干燥,不要噴水,以防止葉片受害和發生灰霉病。切花濕貯最好采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不采用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