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加以控制修剪就會影響到它的株型影響到美觀,甚至還會影響到它開花。所以,在種植過程中給米蘭花修剪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米蘭花要怎么修剪呢?

米蘭花,別名:四季米蘭、碎米蘭,為楝科、米仔蘭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于亞熱帶云南、福建等地 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米蘭花其枝葉茂密,葉色蔥綠光亮,一年內多次開花,夏秋最盛。

開花時清香四溢,氣味似蘭花。小枝頂部常有星狀銹色小鱗片;羽狀復葉互生,花呈黃色,味極香,直徑約2毫米。兩性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花瓣5枚,長圓形;漿果近球形,長10-12毫米,花期為夏秋間。米蘭花適應溫暖多濕的氣候條件,成年植株需充足陽光。在南方庭院中米蘭又是極好的風景樹。

形態特征: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多小枝,幼枝頂部具有星狀銹色鱗片,后脫落。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長5-12(-16)厘米,葉軸和葉柄具狹翅葉軸有窄翅,小葉3—5,對生,厚紙質,長2-7(-11)厘米。

寬1-3.5(-5)厘米,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頂端1片最大,下部的遠較頂端的為小,先端鈍,基部楔形,兩面無毛,全緣,葉脈明顯,側脈每邊約8條,極纖細,和網脈均于兩面微凸起。兩性花的花梗稍短而粗,種子具肉質假種皮。花期5-12月,或四季開花,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陰,對土壤適應范圍較廣,但以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質土壤為最好,冬季溫度不低于10℃。常生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

米蘭在生長發育期間,需放在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并要注意適當多施些含磷素較多的液肥,最好能施用碎骨末、魚刺、雞骨等泡制腐熟的礬肥水,經常輔施些含磷成分較多的化肥或發過酵的淘米水等,都有助于孕蕾,讓其開花多、色金黃、氣味清香。

米蘭花的修剪方法

幼苗期:米蘭花從幼苗期就要開始整形,只保留15-20厘米的一段主干,不要讓主干從泥土表面叢生,要使其分岔生長,以使株型豐滿。因為多年生的老株下部的枝條容易枯死。

所以從幼苗期開始,隔一年在高溫時期要進行修剪一次,促進下主枝下方的不定芽能長出新的側枝,從而保持樹姿勻稱,樹勢強健,葉茂花繁。

生長期:生長期及時修剪可以促進萌發側枝,可以使米蘭樹冠茂盛,疏密有間。當植株生長過于高大或者與放置空間不協調時,可已將過高中的枝條進行短截。

使米蘭花橫向生長而擴大樹冠。不過修剪時要注意。修剪的時間一般在每次開花前后一周內進行,同時在孕蕾期適當的摘除頂芽以及花蕾,夏季高溫時一般不需要修剪。

春季修剪:一年之中米蘭的第一次修剪在春季,一旦選擇移到室外(陽臺)之時,將枯枝、病枝和瘦弱的過密枝剪掉,以加強通風透光。并讓養分集中在剩下的枝條上,從而促進米蘭的生長。

日常修剪:其實米蘭花的修剪方法并沒有固定的說法,除了幼苗期、早春,這兩個時期的修剪是必須的,還有就是特殊的修剪情況。比如在北方隔年在高溫時需要短截一次,剪掉從土里長出的嫩枝,平時注意抹梢摘心,保持冠型,花期后及時摘掉殘花。注意追肥,以利于下次開花。

米蘭花從它的苗期開始,就要一年給它修剪一次,特別是在高溫的時候,才能促進側枝新芽的生長,才能保證樹姿樹勢的勻稱健壯。在日常米蘭花的養護中。

要剪掉它的病枝以及枯枝還有過密的枝葉,這樣才能促進米蘭更好的生長,不會奪走它的養分。在花期過后要及時摘掉殘留的花朵,注意施肥,補充好養分,為下次米蘭開花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