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鵑梅(學(xué)名:Exochorda racemosa (Lindl.) Rehd.):又名繭子花、九活頭、金瓜果等,是薔薇科白鵑梅屬灌木。枝條細弱開展;小枝圓柱形,微有稜角,無毛;冬芽三角卵形,平滑無毛,暗紫紅色。
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至長圓倒卵形,先端圓鈍或急尖稀有突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危舷聝擅婢鶡o毛;葉柄短或近于無柄;總狀花序無毛;花梗基部較頂部稍長,無毛;苞片小,寬披針形;
花直徑2.5-3.5厘米;萼筒淺鐘狀,無毛;花瓣倒卵形,先端鈍,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15-20,3-4枚一束著生在花盤邊緣;蒴果,倒圓錐形,無毛,有5脊,果梗長3-8毫米。花期5月,果期6-8月。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高達3-5米,枝條細弱開展;小枝圓柱形,微有稜角,無毛,幼時紅褐色,老時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鈍,平滑無毛,暗紫紅色。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至長圓倒卵形。
長3.5-6.5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圓鈍或急尖稀有突尖,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危墸≈胁恳陨嫌锈g鋸齒,上下兩面均無毛;葉柄短,長5-15毫米,或近于無柄;不具托葉。
頂生總狀花序,有花6-10朵,無毛;苞片小,寬披針形;花直徑2.5-3.5厘米;萼筒淺鐘狀,無毛;萼片寬三角形,長約2毫米,先端急尖或鈍,邊緣有尖銳細鋸齒,無毛,黃綠色;花瓣5,倒卵形,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鈍,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15-20,3-4枚一束著生在花盤邊緣,與花瓣對生;心皮5,花柱分離。
生長習性:白鵑梅是一種喜歡陽光的植物,不怕太陽直接照曬,在半陰的環(huán)境同樣能生長,可以經(jīng)得住干旱,同時還不怕寒冷,原本多生長在山谷之間音量的地方,土壤不管肥沃還是貧瘠都能良好發(fā)育,是一種很容易養(yǎng)活的植物。
白鵑梅的栽培技術(shù)
盆土選擇:有院子的家庭可以直接種到院子里,當然也可以種植在盆里當做盆景來欣賞。種植花盆里時,要根據(jù)植株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花盆,然后將花盆底部用瓦片墊起來,能慮掉多余的水分。
然后就可以把土壤狀進去了,上面說到了,對土壤的要求很低,用一般的田園土就好,或者加入腐樹葉,草木灰,沙子混合這些都能讓白鵑梅更好的生長。
光照和溫度:白鵑梅喜歡光照,可以耐半陰,適應(yīng)性較強,可以耐寒。白鵑梅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在16℃——28℃之間,注意夏季不要太過悶熱。光照要適中,保證白鵑梅的生長有足夠的光照,但是要注意,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可以人工調(diào)節(jié)光照的強度。
澆水和施肥:白鵑梅生長比較旺盛,花繁葉茂,十分美麗,這就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在白鵑梅的養(yǎng)殖過程中,水肥的消耗較大,需要適當?shù)臐菜3譂駶櫍苊馔寥肋^于干旱。
基本上在生長期間,需要每個月澆水一到兩次。施肥需要保證養(yǎng)分充足,根據(jù)白鵑梅的生長所需在進行調(diào)節(jié)。例如在開花前可以施一些磷鉀肥,正在過冬的時候可以施一些肥保證過冬。
修剪:栽植三四年生的大苗,栽植前可進行重剪,減少蒸騰量,把養(yǎng)分集中在30厘米至50厘米高的莖干內(nèi)。栽后加強管理,促成活后快速長出健壯枝條,使樹冠豐滿,第二年就可開出繁茂的花朵。
定植成活后,每年在白鵑梅的休眠期進行修剪為宜。落葉發(fā)芽前,以早春樹液流動前或剛開始流動時為好,即當葉芽或花芽剛開始膨大或剛吐綠時修剪。在華北地區(qū),3月上旬為適宜修剪的時期。
如果修剪過早,傷口易受凍害或旱害;修養(yǎng)過晚,植株新梢已抽出,同時花序也在迅速伸出,此時修剪會使養(yǎng)分消耗太大而影響樹勢。若植株要截干更新,則以秋季落葉后進行為宜。
修剪時,注意剪除細弱枝、過密枝、徒長枝、枯枝和病蟲枝,及其他影響樹形的冗枝,使樹冠保持圓整。花后剪除殘花,以減少樹體養(yǎng)分消耗。落葉后整形修剪,對當年生較長的枝條實行短截,以促生側(cè)枝,形成樹冠圓整美觀,使來年開花繁茂。
白鵑梅扦插繁殖
老枝扦插:采用白鵑梅休眠的老枝進行扦插,要在春天萌芽出葉前進行,選取健壯的老枝齊節(jié)剪下,有2-3個節(jié)間,插穗長度約為15厘米;將插穗插入苗床中三分之二,插入后充分澆水,半個月即可生根。
嫩枝扦插:嫩枝扦插通常選擇春末或早秋生長旺盛的植株,選擇當年生的生長旺盛的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保留前端2-3個節(jié)間,最下部的那個節(jié)間除去葉片,底端切口斜切0.5厘米左右,然后將插穗插入苗床,同為三分之二處。一般10天左右即可生根。
白鵑梅壓條:白鵑梅可采取高空壓條的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在初春和秋末進行,被壓入土的枝蔓部分需要刻傷以促進生根,在壓條期間保持土壤的濕潤,注意放在有散射光的區(qū)域,待其生根后與母株分離就可以形成新植株。
白鵑梅播種:白鵑梅的種子在秋季的八九月采成熟,采摘后曬干脫粒后密藏,待到次年二至三月份進行條播,行距20厘米左右,播種后在上面撒一層1厘米厚的泥灰,然后蓋草保濕。
一般一個月后出苗,四月上旬出苗整齊后可揭草,待苗長到三四厘米高時分次間苗,分苗時最好是雨后或者晴天澆水再進行。苗期要注意除草、松土,并追施肥料二三次。夏季高溫時要蓋草防旱。到年終苗高約30厘米,來年春分栽,培育兩三年即可用于園林或盆栽綠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