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野牡丹,別名:酒瓶果、催生藥、野廣石榴、烏提子、甕登木、山甜娘、老鼠丁根、基尖葉野牡丹,拉丁文名:Melastoma affine D. Don. 為野牡丹科、酸腳桿屬的一種灌木,高約1米;
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分枝多,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全緣,5基出脈,葉面密被糙伏毛,基出脈下凹。
背面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脈隆起,側脈微隆起,脈上糙伏毛較密;蒴果壇狀球形,頂端平截,與宿存萼貼生;宿存萼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鑲于肉質胎座內。
形態特征:灌木,高約1米;莖鈍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分枝多,密被緊貼的鱗片狀糙伏毛,毛扁平,邊緣流蘇狀。葉片堅紙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近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楔形。
長5.4-13厘米,寬1.6-4.4厘米,全緣,5基出脈,葉面密被糙伏毛,基出脈下凹,背面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脈隆起,側脈微隆起,脈上糙伏毛較密;葉柄長5-10毫米或略長,密被糙伏毛。
傘房花序生于分枝頂端,近頭狀,有花10朵以上,基部具葉狀總苞2;苞片狹披針形至鉆形,長2-4毫米,密被糙伏毛;花梗長3-8(-10)毫米,密被糙伏毛;花萼長約1.6厘米,密被鱗片狀糙伏毛,裂片廣披針形。
與萼管等長或略長,頂端漸尖,具細尖頭,里面上部、外面及邊緣均被鱗片狀糙伏毛及短柔毛,裂片間具1小裂片,稀無;花瓣粉紅色至紅色,稀紫紅色,倒卵形,長約2厘米,頂端圓形,僅上部具緣毛;
雄蕊長者藥隔基部伸長,末端2深裂,彎曲,短者藥隔不伸長,藥室基部各具1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頂端具1圈密剛毛。蒴果壇狀球形,頂端平截,與宿存萼貼生;宿存萼密被鱗片狀糙伏毛;種子鑲于肉質胎座內。花期2-5月,果期8-12月,稀1月。
生長習性:多花野牡丹是常綠植物,它喜歡溫暖并且濕潤的生長氣候,光照要求全日照或者半日照。它是比較耐旱的,但是在養殖的時候如果可以保持濕潤,生長會比較好的。在選擇土壤的時候,要選擇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沙質土壤或者腐葉土都可以。
多花野牡丹的栽培技術
土壤:多花野牡丹要求質地疏松、肥沃,中性微堿。將所栽牡丹苗的斷裂、病根剪除,浸殺蟲、殺菌劑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盆缽或坑內,根系要舒展,填土至盆缽或坑多半處將苗輕提晃動,踏實封土,深以根莖處略低于盆面或地平為宜。定植后至封行前,應個月松土除草1次。
溫度:多花野牡丹性喜高溫,極耐寒,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廣。多花野牡丹是陽性植物,須種在向陽的地方,給予充足的光。
澆水:多花野牡丹栽植后澆一次透水。牡丹忌積水,生長季節酌情澆水。北方干旱地區一般澆花前水、花后水、封凍水。盆栽為便于管理可于花開后剪去殘花連盆埋入地下。
施肥:多花野牡丹栽植一年后,秋季可行施肥,以腐熟有機肥料為主。結合松土、撒施、穴施均可。春、夏季多用化學肥料,結合澆水施花前肥、花后肥。
修剪:多花野牡丹在生長期間需要進行修剪,在生長的時候需要摘心,留下幾根枝條,修剪掉其他的枝條,這樣可以不浪費養分。在秋季和冬季,可以修剪多花野牡丹的枯枝、病枝和細弱枝等,使其良好的生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修剪株型。
換盆:盆栽多花野牡丹,需要隨著植株的生長,進行換盆。一般在多花野牡丹生長3-4年后,就需要在秋季換上較大一些的花盆或者是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