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學名:Michelia alba DC.):常綠喬木,高達17米,枝廣展,呈闊傘形樹冠;胸徑30厘米;樹皮灰色;揉枝葉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黃白色微柔毛,老時毛漸脫落。葉薄革質,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

上面無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時兩面網脈均很明顯?;ò咨?,極香;花被片10片,披針形;雌蕊心皮多數,成熟時隨著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時鮮紅色?;ㄆ?-9月,夏季盛開,通常不結實。

白蘭的花潔白清香、夏秋間開放,花期長,葉色濃綠,為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多栽為行道樹。花可提取香精或薰茶,也可提制浸膏供藥用,有行氣化濁,治咳嗽等效。少見結實,多用嫁接繁殖。

用黃蘭、含笑、火力楠等為砧木;也可用空中壓條或靠接繁殖。原產印度尼西亞爪哇,現廣植于東南亞。中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栽培極盛,長江流域各省區多盆栽,在溫室越冬。

形態特征:白蘭是常綠喬木,高達17米,枝廣展,呈闊傘形樹冠;胸徑可達50厘米;樹皮灰色;揉枝葉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黃白色微柔毛,老時毛漸脫落。白蘭的葉薄革質,長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

長10-27厘米,寬4-9.5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時兩面網脈均很明顯;葉柄長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葉痕達葉柄中部。

白蘭的花白色,極香;花被片10片,披針形,長3-4厘米,寬3-5毫米;雄蕊的藥隔伸出長尖頭;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長約4毫米,心皮多數,通常部分不發育,成熟時隨著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時鮮紅色。白蘭的花期4-9月,夏季盛開,通常不結實。

生長習性:白蘭喜光照充足、暖熱濕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不耐陰,也怕高溫和強光,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最忌煙氣、臺風和積水。對二氧化硫、氯氣抗性差。生長較快萌芽力強。華南地區在適溫條件下長年開放不絕。樹姿優美,葉片清翠碧綠,花朵潔白,香如幽蘭。

白蘭的養殖方法

土壤:家庭盆栽白蘭花,應選擇疏松、透氣性強且含腐殖質較豐富的土壤栽培。通常選用透氣性好的瓦盆、紫砂盆(缸)或用底孔較多的塑料盆。盆內土壤最好能有一定量的大小不等的顆粒狀土壤,以利滲水透氣。

換盆:根據白蘭花的樹冠大小和樹齡的年限長短而更換大小適當的盆、缸,以利于植株生長旺盛。操作時應等盆土略干,將盆(缸)慢慢傾斜(或倒過來),一手托住盆,一手抓牢植株,將白蘭花倒出移入新盆內。新盆(缸)內應事先墊上少量的疏松土壤,隨即澆透水,栽植穩定即可。 

光照:每年的3月至4月,將栽有白蘭花的盆、缸移出室外,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即可。夏季氣溫高,應酌情選用遮陽網或搭個簡易的蔭棚,使白蘭花既能照射到上午的太陽,又能避開夏季下午的強光照射(以免因暴曬而灼傷枝、葉)。

立夏前后移至室外,要放在向陽通風處,日照需在6小時以上。只有光線充足,才能生長良好,光照不足便會徒長枝葉,少開花以至不開花。而在盛夏炎熱季節,陽光照射強度,應稍加庇蔭,以免烈日灼傷葉片及嫩莖。

施肥:在白蘭花生長的旺盛時期(通常是每年的五六月或七八月),應每半個月左右給白蘭花施一次花肥,或間隔20左右施少許的氮、磷、鉀復合肥,每次2克至6克。

具體操作是:先用小鐵鏟將盆內土劃幾道縱、橫小溝,然后將肥慢慢撒入溝內,再用盆內的表土蓋上后,澆點水。使肥料隨每次澆水而逐漸滲透到植株的根部,切不可把肥料直接撒到根部。

以免因根部周圍的土壤肥效過重而造成“燒根”。薄肥勤施,以餅肥為好,冬季不施肥,在抽新芽后開始至6月,每3-4天澆1次肥水,7-9月每5-6天澆1次肥水,施幾次肥以后應停施1次。從移室外開始至6月底,每隔7-10天澆一次礬肥水,使土壤呈微酸性?;ㄆ谶€可增施-次的速效性磷肥,以使其吐香不絕。 

澆水:澆水是否得當是養護好白蘭花的關鍵。白蘭花不應澆水過勤、過量。確的澆水方法應是:一次性將盆內的土壤濕潤透,盆內的土壤微干時則不必澆水。切記不要天天澆水,但可以經常地用小噴壺給葉片上噴噴水。

夏季,應每月不少于澆三四次透水(外加葉片上噴水)。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只要看見白蘭花的葉子下垂,就該澆水。秋季每月澆兩三次透水,冬季里每月澆一兩次透水。

因根系肉質,怕積水,又不耐干。春季出房澆透水1次,以后隔天澆1次透水;夏季早晚各1次,太干旱須噴葉面水;秋季2-3天1次;冬季扣水,只要盆土稍濕潤即可;雨后及時倒去積水。防止煙污染,保持葉面清潔,必要時需進行葉面噴洗,以利于植株的正常發育生長。

溫度:不耐寒,除華南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均要在冬季進房養護,最低室溫應保持5℃以上,出房時間在清明至谷雨為宜。做好防凍保暖工作,白天室內溫度維持在12度以上,晚間不低于6度,否則易受低溫冷害。空氣流通,并保持盆土濕潤,才能安全越冬。

修剪:入室前,應翦除枯枝、病枝、徒長自豪條和過密枝,最大限度地減少植株的營養消耗;出室時可適當摘去枝條下部的老葉,有利促生新枝條。此外,還需注意蚜蟲等危害嫩枝梢,必須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