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拉丁學名:Picea asperata Mast.)別名茂縣云杉、茂縣杉等。為喬木。高達45米,胸徑達1米;樹皮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裂成不規則鱗片或稍厚的塊片脫落。云杉為中國特有樹種,產于陜西西南部(鳳縣)、甘肅東部(兩當)及白龍江流域等地。
稍耐蔭,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環境條件,生長在海拔2400-3600米地帶,云杉樹干高大通直,節少,材質略輕柔,紋理直、均勻,結構細致,易加工,具有良好的共鳴性能。
可供建筑、飛機、樂器(鋼琴、提琴)、舟車、家具、器具、箱盒、刨制膠合板與薄木以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材。2014年2月,瑞典科學家在一座山脈上發現了一株9500歲云杉,堪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樹,而且它還在繼續生長。
形態特征:球果圓柱狀矩圓形或圓柱形,上端漸窄,成熟前綠色,熟時淡褐色或栗褐色,長5-16厘米,徑2.5-3.5厘米;中部種鱗倒卵形,長約2厘米,寬約1.5厘米,上部圓或截圓形則排列緊密,或上部鈍三角形則排列較松,先端全緣,或球果基部或中下部種鱗的先端兩裂或微凹;
苞鱗三角狀匙形,長約5毫米;種子倒卵圓形,長約4毫米,連翅長約1.5厘米,種翅淡褐色,倒卵狀矩圓形;子葉6-7枚,條狀錐形,長1.4-2厘米,初生葉四棱狀條形,長0.5-1.2厘米,先端尖,四面有氣孔線,全緣或隆起的中脈上部有齒毛。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生長習性:云杉耐陰、耐寒、喜歡涼爽濕潤的氣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生長緩慢,屬淺根性樹種。海拔2400-3600米地帶,常與紫果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成純林。
云杉系淺根性樹種,稍耐蔭,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環境條件,在氣候涼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地帶生長迅速,發育良好。在全光下,天然更新的森林生長旺盛。
云杉的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水杉一般采用播種育苗或扦插育苗,在1~5年生實生苗上剪取1年生充實枝條作插穗最好,成活率最高。硬枝扦插在2~3月進行,落葉后剪取,捆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插入苗床,噴霧保濕,30~40天生根。嫩枝扦插在5~6月進行,選取半木質化枝條,長12~15厘米,插后20~25天生根。
水杉種粒細小,忌旱怕澇,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質壤土為圃地。播種期以土溫在12度以上為宜,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種子萌發及幼苗階段要注意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并適當遮蔭。
種苗移植,小苗要多帶宿土,大苗要帶土球。栽植前要施足基肥,栽后水要澆透。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定植后2年,在春季萌芽前施肥1次,初夏和秋季各施肥1次。苗期適當修剪,并以細竹扶直。
30年生植株才能結實,40~60年生植株進入結實盛期。以3月春播為宜,發芽適溫為12~20℃,播后10~15天發芽,發芽率為8%~10%。當年苗高可達40厘米以上。
云杉的作用用途:木材黃白色,較輕軟,紋理直,結構細,比重0.55-0.66,有彈性。可作建筑、飛機、枕木、電桿、舟車、器具、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材。樹干可割取松脂。根、木材、枝椏及葉均可提取芳香油。樹皮可提栲膠。材質優良,生長快,適應性強,宜選為分布區內的造林樹種。
經濟價值:木材通直,切削容易,無隱性缺陷。可作電桿、枕木、建筑、橋梁用材;還可用于制作樂器、滑翔機等,并是造紙的原料。云杉針葉含油率約0.1~0.5%,可提取芳香油。樹皮含單寧6.9~21.4%可提取。
樹姿端莊,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供橋梁、家具用材;莖皮纖維制人造棉和繩索。葉入藥。材質優良,供飛機、樂器及造紙、人造絲原料;樹干可取松脂。
觀賞價值:盆栽可做為室內的觀賞樹種,多用在莊重肅穆的場合,冬季圣誕節前后,多置放在飯店、賓館和一些家庭中作圣誕樹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