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蓮為石蒜科蔥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叢生。韭蓮的植株具地下鱗莖,葉線形,外觀似韭菜,花較大,喇叭狀,形似水仙,成年植株每個鱗莖都能開花,雖然花形較普通,但園林上常成片種植形成地被,盛花時紅艷艷開成一片,觀賞性很強。原產中、南美洲,現中國各地公園、庭園常有栽培。

形態特征:韭蓮是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狀球形,直徑2-3厘米,表皮膜質,呈褐色,下面著生多數細根?;~常數枚簇生;葉片線形,扁平,長15-30厘米,寬6-8厘米。

韭蓮的花單生于花莖頂端,玫瑰紅色或粉紅色;總苞片佛焰苞狀,常帶淡紫紅色,長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長2-3厘米;花被裂片6,倒卵形,長3-6厘米,先端略尖;雄蕊6,長為花被的2/3-4/5,花藥丁字形著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

韭蓮的葉24枚,綠色,稍肉質,線形,長15-65厘米,寬7—10毫米,向先端漸狹,先端鈍,背面隆起,腹面內凹,橫切面為新月形,下部5—8厘米擴大為鞘,相互抱卷呈圓柱形,外被褐色外皮所包,葉基即為鱗莖中的鱗瓣,花莖通常短于葉,常先于葉萌出,長15—25厘米,花單朵頂生;

總苞片1,淡紫紅色,長3.5—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先端2裂;花梗長2—3.5厘米;花被玫瑰紅色或粉紅色,干后常為青紫色;花被管明顯,長1.5—2.5厘米,漏斗狀,花被裂片6,倒卵形,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而鈍。

長(3—)56厘米,寬1.2—1.5厘米,雄蕊6,著生于花被管的基部,花絲長3.5厘米和4厘米;花藥線形,長1.2厘米。丁字著生,開裂后兩端下彎呈馬蹄形;子房倒卵形,長4—5毫米,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韭蓮的花期春季夏季。

生長習性:韭蓮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亦耐半陰。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

韭蓮栽植深度以鱗莖頂端稍露出為度,2~3年分球一次。盆栽要有充分陽光和肥水。一批花謝后,應控水50~60天,然后恢復正常供水。如此干濕交替,可促使多次開花,一年可開花2~3次。

韭蓮的繁殖方式:韭蓮以種子繁殖,可用分株法或鱗莖栽植,全年均能進行,但以春季最佳。只要將球根掘起,每處植3-5個球,澆水保持適當的濕度,極易成活。掘取球根時,注意勿使球根受傷。若帶有太多葉片及花莖,將上部剪除,保留完整的球根及6-8厘米的葉片種植即可。若球根已萌發花蕾,分枝后充分澆水,仍能開花。

韭蓮的養殖方法:養殖韭蓮可以分為分株法或鱗莖栽植法,兩種方法都是以春季栽種最好,只要將球根掘起,每處植3到5個球,澆水保持適當的濕度,極易成活。韭蓮的栽培土質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栽植后注意灌水保持濕度。

韭蓮的生活環境要擁有充足的光照,蔭蔽處不易分生子球,也不容易開花。給韭蓮施肥可以選擇有機肥料如油粕、堆肥或氮、磷、鉀肥料,每2到3個月施用1次,按比例增加磷、鉀肥,能促進球根肥大,開花良好。

注意事項:種植韭蓮時如果遇到植株叢生而顯擁擠時,必須強制分株。而韭蓮所栽植的深度以鱗莖頂端稍露出為度,盆栽的話要有充分陽光和肥水。另外盆栽的韭蓮2到3年后要將鱗莖取出,進行地栽培養1到2年,掘取球根時,注意勿使球根受傷。還有就是若如韭蓮的球根已萌發花蕾,分枝后充分澆水,仍能開花。

韭蓮栽培土質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壴悦?穴植3-5個球,穴距約15厘米,盆栽每17厘米盆植5-7個球,栽植后注意灌水保持濕度。

韭蓮栽培地點要日照充足,蔭蔽處不易分生子球,也不容易開花。肥料可使用有機肥料如油粕、堆肥或氮、磷、鉀肥料,每2-3個月施用1次,按比例增加磷、鉀肥,能促進球根肥大,開花良好。植株叢生而顯擁擠時,必須強制分株。生性強健,耐旱抗高溫,栽培容易,生育適溫為22-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