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中國木犀屬眾多樹木的習稱,代表物種木犀(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巖桂,系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質堅皮薄,葉長橢圓形面端尖,對生,經冬不凋。花生葉腑間,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園藝品種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國傳統十大花卉之一,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的觀賞與實用兼備的優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叢桂怒放,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的數量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名花。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國特產茶,它香氣柔和、味道可口,為大眾所喜愛。桂花在園林建設中有著廣泛的運用。
形態特征:桂花的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最長可達15厘米,無毛。
桂花為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或近于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
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藥長約1毫米,藥隔在花藥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桂花的花期9-10月上旬。桂花的果期翌年3月。
生長習性:桂花適應于亞熱帶氣候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
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濕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干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的養殖方法
1.四季桂為何不香?
答:四季桂常年開花但不香的原因是因品種本身香氣較淡造成的。在桂花常見變種中,香氣最濃的是丹桂,其次是金桂,然后是銀桂,而四季桂的香氣是最淡的。作為經濟作物很少有人栽培,就是因其開花稀疏,香氣不濃;
作為觀賞盆栽,是因其樹型美,四季開花,適宜盆栽觀賞。四季桂多數呈叢狀生長,花呈黃白色,較稀疏,香氣淡而花期長,一般除嚴冬與酷暑季節外,大約二個月能開一次花,以秋季香氣稍濃,其余較淡,其品種有大葉四季桂及小葉四季桂。
月月桂在蒔養過程中缺乏光照和磷肥不足使花香清談。如果植株置于陽光充足而通風的環境下,每隔10天追肥一次,并能適當增施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花的香氣,但仍不及其他品種。
2.盆栽桂花為什么不開花?
答:一是光照不足。桂花喜光,營養生長期在60℃以下的光照強度時,其生長發育衰退,營養生長變差,開花數量減少。光照嚴重不足時,由于光合作用減弱,養分積累少,因而不能開花。所以,需給予充足的光照。
二是缺肥。桂花的生長、開花量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盆土瘠薄或肥力不足,也會影響植株的生長與開花。所以,在抽稍時應施1~2次以氮為主的肥料,在花芽分化期(5月底開始)至開花前,則應施入2~3次以磷為主的肥料。三是盆土過濕。
桂花忌過濕和積水,濕澇會引起爛根而導致生長不良和不開花,嚴重時還會造成盆株的死亡。澆水要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大雨和暴雨后要及時倒除盆中積水,特別要注意雨后天晴的天氣,更應避免損傷根系。四是土壤偏堿。
桂花喜微酸性土壤,pH值以5.5~6.5為宜。在偏堿性的土壤中生長的桂花,常常長勢不良而影響開花。五是煙塵污染。桂花不耐煙塵和污染。在煙塵過多或遇污染后,葉片會變小,容易脫落,并出現 只長葉、不開花的現象。六是不到開花年齡。
3.桂花有什么食用保健作用?
答: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桂花經沸水稍燙后撈起晾干,用白糖潰起來,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顏色和香氣,可作為食品香料。將桂花、純藕粉加白糖沖調,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開胃。
取上等小棗,加糖煮,湯將盡時,加入桂花,即成健脾開胃的桂花蜜棗。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藥。由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甘草配制的桂枝湯,專治外感風邪、發熱頭痛等癥。桂根味甘微澀。
4.受凍桂花如何解凍?
答:初冬,桂花受寒潮侵襲,極易發生凍害,受害植株體內細胞間隙溶液濃度提高,原生質嚴重脫水造成嫩葉萎縮。遇此情況,如果急于將受害盆株置于高溫或陽光直射處,反而會加速桂花死亡。正確方法應該采取緩慢解凍的措施,使細胞逐漸吸水而恢復正常。
遇此情況,也可將盆花速用吸水性較強的廢報紙連盆包裹三層,包扎時注意不可損傷盆花枝葉,并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如此靜置一日,以使盆花溫度逐漸回升。經此處理后,受凍盆花可以復蘇。
5.怎樣使桂花株型長的勻稱?
答:一是栽種桂花時要讓花木植在盆正中,澆透水后,歪斜的植株要扶正,給以后蒔養打好基礎。二是合理修剪。剪枝時要注意花木的整體外觀,注意留芽,盡量讓頂芽向空隙處生長。旺枝強剪,無用的弱枝則剪除,需填空的則保留、輕剪。
三是適度綁扎盆花。某方向空隙較大,可用綁扎的方法讓稠密的枝條往空隙處綁扎。四是時常轉盆。對于不需修剪的桂花,時常轉盆,讓空隙處向陽可誘發新枝。轉盆,一年四季,太陽總是隨著軌道運轉,因此光照角度和強弱總是不斷變化的。
花盆長期固定位置,植株總是有一面得不到適當的光照,久而久之,圓形盆栽便因陽光照射不均而生長不一。因此,在生長季節應每隔10天把花盆旋轉45°角。經常轉動花盆,植株的各個角度和方向長勢才會均勻。
主干周圍的側枝也會整齊一致,葉子還能均衡地接受陽光。因此,植株的株型、姿態就能豐滿美觀,從各個角度都能達到觀賞效果,可讓枝葉長得更舒展,美觀。
6.桂花為什么冬春之交時容易死?
答:這要從管理方法上找原因。除了供給適當的水分,充足的光線之外,冬季不給桂花施肥,放在涼冷的環境里特別重要。因為桂花之所以冬季易死,不是由于環境不夠熱,而是由于環境不夠涼。在桂花的原產地冬季并不溫暖。
千萬年來已經適應這種生長環境的桂花,到溫暖的地方越冬,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看不出植株有什么異常。相反,它似乎忘記了冬天的到來,長芽抽枝,看上去一派欣欣向榮的長象。
但是,這種情況維持不了多多久,室內采光及溫度的變化等因素不能滿足像夏季時那樣的生長,開始出現老葉脫落,新梢萎蔫,植株死亡的現象。要使所養的桂花平安越冬,冬季要把它放在0~5℃的環境里。
給予充足的日照;不要追施肥料,避免盆土過濕。待到冬季過后您會發現,所養的桂花不僅平安地活了下來,而且生長勢比那些在高溫環境僥幸越冬存活的顯得更強。
7.如何施肥比較合理?
合理施肥施肥應薄肥勤施為原則,速效氮為主,大苗每年施肥3到4次。早春,芽開始腫脹根部開始活動桂花樹會吸收肥料。因此,早春果園應該施肥,以促進春梢的生長。春芽初開的花,在當年秋季,春季新梢生長強大的未來開花多。
桂花樹開花秋天,以恢復樹勢,補充營養,冬季前需要無機肥料或垃圾混合肥料。同時根據桂花增長,施肥一次或兩次。剛剛移植的桂花樹,根受損,因此吸收能力弱,加肥料不能過早。基肥應移植坑土拌勻后再加土,根部不應該是直接與肥料接觸,以免傷到其根部,影響桂花樹的成活率。
肥料,必須應用在根部才能良好吸收。這樣移栽容易活了下來,育苗施肥,植物的根濃度不能從幼苗不能太遠,否則根部向外擴張。不應該被應用到樹的主干,因為這樣不利于肥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