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即西紅柿,是管狀花目、茄科、番茄屬的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

花萼輻狀,花冠輻狀,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原產南美洲,中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番茄的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

形態特征:番茄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長10-40厘米,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圓形,長5-7厘米,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

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長1-1.5厘米;花萼輻狀,裂片披針形,果時宿存;花冠輻狀,直徑約2厘米,黃色。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桔黃色或鮮紅色,光滑;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生長習性:番茄是一種喜溫性的蔬菜,在正常條件下,同化作用最適溫度為20-25℃,根系生長最適土溫為20-22℃。喜光,光飽和點為70000lx,適宜光照強度為30000-50000lx。

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濕度60-80%、空氣濕度45-50%為宜。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苛,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生長良好。土壤酸堿度以pH6-7為宜。

番茄的繁殖方式

土壤配制:按一定比例配制營養土,要求營養土的孔隙度約60%,ph6-7.含速效磷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氮150毫克/千克,疏松、保肥、保水,營養完全。將配制好的營養土均勻鋪于播種床(厚度10厘米),或者育苗盤里。

種子處理

溫湯浸種:即稱用清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后撈出把種子放入55攝氏度熱水,維持水溫均勻浸泡15分鐘,之后再繼續浸種3-4小時。溫湯浸種時,一般是一份種子,二份水;要不斷、迅速地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以防燙傷種子;三是要不斷加熱水,保持55攝氏度水溫??梢灶A防葉霉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發生。

磷酸三鈉浸種:即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撈出瀝干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撈出洗凈。這種方法對番茄病毒病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種子經過處理后可以直接播種,但最好還是要進行催芽播種。進行催芽時,通常未經藥劑處理的種子,需先用溫水浸泡6-8小時,使種子充分膨脹,然后放置在25-28攝氏度溫度條件下芽2-3天。而用藥劑浸種的種子,只需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后即可直接催芽。

催芽過程中,需提供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為此要經常檢查和翻動種子,使種子處于松散狀態,每天還需要用清水淘洗1-2次,以更新空氣和保持濕度。催芽最好采用恒溫箱。經過催芽的種子,播種后出苗快而整齊,有利于培育健壯的幼苗。

緩凍催芽:將土豆塊莖冷凍后再緩緩解凍,然后榨汁,把番茄種子在土豆汁中解凍一夜,次日,將一塊沒有絨毛的厚布蘸上汁,把浸泡過的種子松散地放在上面,使種子相互不接觸。

再用聚乙烯薄膜蓋上以免干燥,但需保持透氣,然后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不能加溫),種子發芽后,插入土壤進行育苗,采用這種催芽法可比普通發芽的番茄提早成熟2-3周。

播種方式

播種量:一般番茄種子每克含有300粒左右,根據定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種床可以播種10-15克。如果種子發芽率低于85%,播種量還應該適當增加些。

播種期:根據種植季節、氣候條件、栽培方式、育苗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以確定適宜的播種期。例如,春季露地栽培,北京地區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育苗。秋季露地栽培,長江以南如上海、南京等地以7月下旬至8月初播種,效果最好;

而四川東部以7月上旬播種的產量較高。產量也較高。一些番茄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區,把播種期適當推遲1-2月,然后通過密植、早摘心、增加肥水等措施,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播種方法:通常有撒播、條播和點播。播種后應立即覆土,覆土要用過篩的細土。覆土的厚度約0.8-1.0厘米,薄厚要一致。播種后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上細土均勻薄撒于床面上。

可以防止幼苗猝倒病發生。冬春季育苗床床面上還需覆蓋地膜。夏秋季育苗床床面上需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待有70%幼苗頂土時撤除覆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