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拉丁學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薔薇科地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紡錘形粗壯跟,短柄小葉,紫紅色花瓣,果實包藏萼筒內。別名“黃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
地榆分布在亞洲北溫帶、廣布于歐洲以及中國,生長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區,常生于灌叢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種栽培。地榆也是中草藥。性寒,味苦酸,無毒;歸肝、肺、腎和大腸經。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培清養陰,消腫斂瘡等功效。
形態特征:地榆為穗狀花序橢圓形,圓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通常長1-3(4)厘米,橫徑0.5-1厘米,從花序頂端向下開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苞片膜質,披針形,頂端漸尖至尾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長,背面及邊緣有柔毛;
萼片4枚,紫紅色,橢圓形至寬卵形,背面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縱稜脊,頂端常具短尖頭;雄蕊4枚,花絲絲狀,不擴大,與萼片近等長或稍短;子房外面無毛或基部微被毛,柱頭頂端擴大,盤形,邊緣具流蘇狀乳頭。果實包藏在宿存萼筒內,外面有斗稜。花果期7-10月。
生長習性:地榆生于向陽山坡、灌叢,喜沙性土壤。地榆的生命力旺盛,對栽培條件要求不嚴格,其地下部耐寒,地上部又耐高溫多雨,不擇土壤,中國南北各地均能栽培。
地榆的栽培技術
采種:地榆種子的采集時間應在9月中下旬,既可保證種子的數量,又有相對質量保證,經觀察實驗,引種栽培的地榆,由于受環境條件影響小,種實不易脫落,適當延遲采種,時間10月上、中旬,可提高籽種品質。
田間管理:地榆的田間管理較粗放,也沒有病蟲危害,但要經常澆水,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并少量多次施用氮肥,最宜施腐熟的人尿。特別在采摘嫩葉后,用腐熟尿水1份加水4份追施。
或用速效氮肥追施,可促使葉片生長,延緩抽薹開花期,或不開花。如果只采收嫩葉栽培,在植株剛開始抽薹時把花薹摘去,能促使分蘗生長新葉。在苗期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
采收:地榆播種出苗后可采收嫩葉。隨著植株長大采收嫩 葉,以手折斷者為嫩品;大面積種植可用鐮刀收割 ,收割時要留基部葉柄 5cm處 ,不要傷及生長點。嫩葉片不耐貯藏宜鮮食。
地榆的繁殖方式
播種:春播或秋播均可,北方露地栽培,可從春季至夏末直播。種植前,選擇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研發基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為4.052g/kg,pH為8.87,春播可于2月在厚墻體溫室中撤播育苗,也可于4月下旬播種育苗。秋播在處暑節前后進行。
整地,翻地10-20cm深,去除磚頭,瓦塊,耙平,施足基肥,按1.2mX6m整地做畦,將地整平,播種前澆足底水,將種子均勻撒開,覆土深度為種子大小的2-3倍。須覆蓋塑料薄膜保持畦面濕潤,一般地溫在18℃左右,20天可出苗。
待幼苗生長2個月,即可移栽于營養缽內,在連棟溫室內煉苗、緩苗,成活率可達到90%多。露地播種苗的定植最好5月底6月初進行,正值地榆生長旺季,緩苗快,長勢好。地榆根系比較深,定植地塊宜深翻。
按1.5mX6m整地做畦,灌足底水,起苗時深度不得少于30cm,定植距離20cm×20cm,澆水,適當遮蔭,15-20天后,即可開始生長。若不遮蔭,植株地上部分失水萎蔫,枯死。1月后,從根莖基部發出嫩梢,重新開始生長。
分根:多在春季地榆萌芽前或秋季采挖地榆時,用帶莖、芽的小根作種苗。每穴栽1株,按行距30-40cm、株距25cm挖穴,穴深視種苗大小而定,栽后覆土,澆足定根水。
地榆的種植技術
采種浸種:每年9月末是地榆種子采收的最佳時間,這個時候的地榆種子產量高,并且質量還能夠得到一定保證。地榆的適應能力強,種子中實不易脫落,所以也可以適當將采收時間延遲到10月份左右,可提高種子發芽率。
采種后對種子進行處理,做好浸種消毒工作,浸種的時候要選擇溫水,但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可能會導致種子燙壞。要注意消毒劑的使用,防止消毒過度,影響種子發芽。
適時播種:處理完種子后,選擇光照充足、肥力充足的砂性土壤,然后整地深翻做畦,結合施足基肥。控制好播種密度全面均勻的播在土壤中,播種后覆蓋細土,適當鎮壓,澆足水。
在還沒有出苗的時候要保證土壤足夠濕潤,將土壤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防止溫度過低影響地榆種子發芽,一般3周即可出苗。出苗后要加強管理,保證地榆幼苗健康生長,為幼苗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田間管理:地榆的生長能力是比較強的,因此田間管理可以適當放松。不過低于的需水量比較大,因此在種植中要保持土壤濕潤,經常澆水。并且要適當追肥,追肥的時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
每采收一次就需要追肥一次,恢復地榆的長勢,促進葉片生長,延遲地榆的抽薹。如果種植方向是嫩葉的話,那么在植株抽薹的時候就要摘除花薹,促進新葉的生長。最后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防止雜草搶奪地榆生長營養。
病蟲害防治:地榆的病蟲害發病率是比較低的,因為地榆的生長能力強,不過在管理不善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一些病蟲害發生的,例如白粉病、金龜子等。因此我們同樣也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經常除草、控制好種植密度,防止種植過密降低田間通透性。要保證地榆吸收充分的光照,防止田間濕度過高。經常觀察生長情況,發現有發病癥狀的時候要及時作出對應措施,防止病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