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娜花是千屈菜科、散沫花屬無毛大灌木,高可達6米;小枝略呈4棱形。葉交互對生,薄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端短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纖細,在兩面微凸起。

花極香,白色或玫瑰紅色至朱紅色,裂片闊卵狀三角形;略長于萼裂,邊緣內卷,有齒;花絲絲狀,子房近球形,花柱絲狀,略長于雄蕊,柱頭鉆狀。蒴果扁球形,種子多數,肥厚,三角狀尖塔形。海娜花的花期6-10月,果期12月。

形態特征:散沫花無毛大灌木,高可達6米;小枝略呈4棱形。散沫花的葉交互對生,薄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厘米,頂端短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側脈5對,纖細,在兩面微凸起。

散沫花的花序長可達40厘米;花極香,白色或玫瑰紅色至朱紅色,直徑約6毫米,盛開時達8-10毫米;花萼長2-5毫米,4深裂,裂片闊卵狀三角形;花瓣4,略長于萼裂,邊緣內卷,有齒;

雄蕊通常8,花絲絲狀,長為花萼裂片的2倍;子房近球形,花柱絲狀,略長于雄蕊,柱頭鉆狀。散沫花的蒴果扁球形,直徑6-7毫米,通常有4條凹痕;種子多數,肥厚,三角狀尖塔形。

生長習性:散沫花性喜陽光,怕濕,耐熱不耐寒,適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散沫花適應性較強,移植易成活,生長迅速。

海娜花的盆栽養殖

盆栽方法:散沫花盆栽時,當小苗長出3-4片葉后,即可移栽。先用小口徑盆,逐漸換入較大的盆內最后定植在20厘米口徑的大盆內。10天后開始施液肥,以每隔一周施一次。定植后,對植株主莖要進行打頂,增強其分枝能力;基部開花隨時摘去,這樣會促使各枝頂部陸續開花。

海娜花的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散沫花用種子繁殖,3-9月進行播種,以4月播種最為適宜,這樣6月上、中旬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兩個多月;播種前,應將苗床澆透水,使其保持濕潤;再蓋上約3-4毫米一層薄土,注意遮蔭, 約10天后可出苗;當小苗長出2-3片葉時就要開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病害防治:散沫花生存力強,適應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蟲害。如果氣溫高、濕度大,出現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靈可濕性粉800倍液噴灑防治;如發生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500倍液防治。散沫花主要蟲害是紅天蛾,其幼蟲會啃食海娜葉片。如發現有此蟲害,可人工捕捉滅除。

文化記載:早在公元304年我國漢代(晉)稽含在《南方草木狀》一書中稱其為散沫花,在1946年版《維吾爾醫常用藥材》中也對其進行了詳細解說。據說印地安人是較早使用散沫花的人。

相傳拉美西斯一世曾派人去美洲尋找草藥,覓得海娜帶回埃及后奉獻給王室,后從王宮逐漸流傳至民間。還有資料認為,古埃及人把散沫花帶到歐洲,并教會了歐洲人使用散沫花美容的方法。

海娜花花語:別碰我。源于它的英文別名Touch me not美語為Don't touch me,因為海娜花的籽莢只要輕輕一碰就會彈射很多出籽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