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鼠尾草(學名:Salvia farinaceaBenth.)是唇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草本,高度30-60cm,植株呈叢生狀,植株被柔毛。莖為四角柱狀,且有毛,下部略木質化,呈亞低木狀。

葉對生長橢圓形,長3-5cm,灰綠色,葉表有凹凸狀織紋,且有折皺,灰白色,香味刺鼻濃郁。具長穗狀花序,長約12 cm,花小紫色,花量大,花期夏季,生長強健,耐病蟲害。

藍花鼠尾草別稱粉萼鼠尾草、一串藍、藍絲線等,為鼠尾草屬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30~60厘米,植株呈叢生狀,植株被柔毛,盆栽適用于花壇、花境和園林景點的布置,也可點綴巖石旁、林緣空隙地。

藍花鼠尾草生長習性:藍花鼠尾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強,怕炎熱、干燥,宜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生長適溫18~23℃,播種后70~100天開花,發芽土溫20~23℃,種子發芽天數5~8天,土壤適宜PH值5.5~5.8,保持稍干非常重要,應設法保持葉面干燥,防止病害。

藍花鼠尾草播種育苗:藍花鼠尾草通常采用播種繁殖,適合春、夏播,也可以根據需要可隨時播種。基質最好用泥炭和珍珠巖,也可用腐葉土,將培養土過篩放在苗盤內,用500~600倍多菌靈液浸透,稍干后撒播,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播種后需間苗1~2次,苗高15厘米時即可定植。

藍花鼠尾草的花期:藍花鼠尾草開花是在什么時候呢?其實,藍花鼠尾草開花一般是在春季到夏季的時候,集中在5月份——10月份。一般情況下,藍花鼠尾草在播種后大約70——100天的時候,就可以開花了。

藍花鼠尾草開花機制:藍花鼠尾草開花的時候,一般是長有長穗狀的花序,密集的小花朵聚生在花穗上面,花朵的顏色多是粉藍色或者是粉紫色。藍花鼠尾草一般是用作花壇或者是花境花卉,也可以盆栽或者是切花。當藍花鼠尾草開花后,將花序剪掉,它還可以再次開花的。

藍花鼠尾草的管理養護

1.播種階段:藍花鼠尾草的種子每克約920粒,我們一般選擇200,288的穴盤進行播種,介質則最好是進口育苗草炭土和經過消毒的國產育苗草炭土,播種好后需要在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蛭石,然后用薄膜將其覆蓋,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是20~23攝氏度,發芽的天數則一般為5~8天。

2.發芽階段:發芽階段會繼續生根并且出現莖且子葉已經展開,這時養殖藍花鼠尾草需要保持適當的濕度并且防止過濕,肥料則一般使用氮磷鉀水溶肥,比例為20:10:20。

然后再長一段時間,根部會插入穴盤的孔穴中并出現幾片真葉,這時我們要加大肥料的濃度并且控制好濕度和溫度,防止此階段的幼苗徒長。

3.溫度條件:當藍花鼠尾草的植株真葉達到2~3片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移栽到盆栽里面了,一般選擇12~13厘米的盆栽進行移栽,基質需要疏松通氣性好的園土以及有機肥和復合肥。

溫度在進入庭院的盆栽后溫度會降到18度,過一個月可能會降至15度,需要注意如果溫度在15度以下葉片就會發黃或脫落,在30度以上則有可能植株停止生長。

4.施肥問題:藍花鼠尾草在生長期需要施用稀釋1500倍的硫銨來改變葉色,效果是比較好的,記住低溫下不要施用尿素,不斷的施肥可以保持植株根系的健壯和枝葉茂盛,藍花鼠尾草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一般半月施用一次用含鈣鎂的復合肥料,炎熱的夏季則需要適當的遮陰,幼苗期需要加強光照。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種子繁殖: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種。播種前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將種子用50℃溫水浸泡,待溫度下降到30℃時,用清水沖洗幾遍后,放于25~30℃恒溫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時后播種。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種子小,宜淺播。播后要覆蓋薄土,并要經常灑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扦插繁殖:在5~6月,選枝頂端不太嫩的頂梢,長5~8cm,在莖節下位剪斷,摘去基部2~3片葉,按行株距5cm×5cm,插入苗床中,深2.5~3cm。插后澆水,并覆蓋塑料膜保濕,20~30天發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cm×(25~30)cm的密度定植。

移栽上盆:蘭花鼠尾草真葉達到2至3片時開始移栽上盆,一般選擇12厘米至13厘米的營養缽進行移栽,基質選擇疏松通氣性好的園土加有機肥和復合肥。摘心處理植株長出4對真葉時留2對真葉摘心,促發側枝。

溫度管理:蘭花鼠尾草上盆后溫度降低至18℃,過一個月可降至15℃。如果溫度在15℃以下,葉片就會發黃或脫落,溫度在30℃以上時則會出現花葉小、植株停止生長的現象。

施肥管理:蘭花鼠尾草生長期施用稀釋1500倍的硫銨,以改變葉色,效果較好,低溫下不要施用尿素。為使植株根系健壯和枝葉茂盛,不斷施肥非常重要,半月施用一次用含鈣鎂的復合肥料100ppm,花前增施磷、鉀肥1次。

光照管理:蘭花鼠尾草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炎熱的夏季需要進行適當遮陰,幼苗期加強光照防止徒長。

注意事項:定植后應及時松土除草,干旱時應適當灌溉,雨后必須及時排水。生長季節根據情況追肥2~3次,每次每畝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長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獲后、冬凍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終霜后扒開土澆水,使萌芽生長。華南地區不需覆蓋也可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