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葉椒草(學名:Peperomia caperata)為胡椒科椒草屬下的一個種。長劍形的葉子,長達50~100CM,寬3~5CM,葉片有波浪。喜半日照或明亮的散射光。
形態特征:皺葉椒草為簇生型植株,莖短,葉圓心形叢生于短莖頂。皺葉椒草的葉柄長10~15 cm,株高約20 cm。葉面濃綠有光澤,葉背灰綠。主脈及第一側脈向下凹陷,使葉面折皺不平。皺葉椒草的花穗草綠色,花梗紅褐色,花梗長15~29 cm,使花穗突出植株外,花、葉均具觀賞性。
生長習性:皺葉椒草喜半日照或明亮的散射光。皺葉椒草生長適溫25-28℃,越冬溫度不得低于12℃。喜溫暖濕潤環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不耐積水,但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皺葉椒草作用用途
作用用途:皺葉椒草是優良的觀葉佳品,它的葉片光亮青綠,幽雅別致,十分美觀。用于盆栽,點綴幾架、書桌、案頭和陽臺,清新素雅,輕快柔和,惹人喜愛。
凈化空氣:皺葉椒草這種植物喜歡生長在明亮的散射光環境中,當外界溫度處于20到28度之間時,它生長最快,平時喜歡濕潤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它是一種美麗的觀葉植物。
綠化環境和凈化空氣是它的主要功效,這種植物的葉片,光亮青綠,優雅別致,觀賞價值特別高,而且它能吸收空氣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能讓室內空氣更加清新。
消炎利水:消炎利水是皺葉椒草藥用價值的主要表現,這種植物入藥以后,可以促進人體內,多余水分的排出,也能消除腎臟炎癥,對人類因腎炎引起的,身體浮腫或小便不利有明顯治療作用,在治療時可以把皺葉椒草還有酒瓶花根以及山皮條等中藥材放在一起煎汁服用。
散瘀通絡:皺葉椒草還能散瘀通絡,平時可以用于人類跌打損傷骨折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治療時可以把新鮮的皺葉椒草搗碎以后研成泥狀,然后直接外敷,再出現腫痛鶴與血的部位。
每天換藥一次,不但能散瘀通絡,還能活血止痛,也能祛除風濕。另外皺葉椒草還能止癢,它對人類風疹引起的皮膚痛癢也能明顯緩解作用,需要時可以把研碎取汁直接涂抹在患處上。
皺葉椒草的水培步驟
前期準備:培育好的皺葉椒草一支,玻璃瓶、廣口瓶、玻璃燒杯等容器,干凈的水(如果是自來水的話,那么最好是沉淀一天之后再用),陶粒、鵝卵石、珍珠巖等小石頭,營養液。
進行水培:將已經準備好的皺葉椒草從土壤里輕輕的拿出來,用清水小心的將根系上沾染的泥土洗干凈,處理掉根系上的爛根,死根以及變黑的根等等。然后將已經準備好的容器呈上早就應備好的清水,將皺葉椒草放進去,那陶粒,鵝卵石,珍珠巖等等小石頭將皺葉椒草的根系固定住即可。
皺葉椒草水培日常管理
水肥:在平時的時候,適合用觀葉營養液為皺葉椒草添加營養。春、夏季,每半月添加一次觀葉植物營養液。皺葉椒草的肥料的要求不高,使用前需稀釋5-10倍,然后根據水培容器的大小,適當添加。另外,如果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放多的話,可以看皺葉椒草的葉片,營養過多時,葉色會變綠。
水質:一旦發現養殖皺葉椒草的水中出現了青苔就要及時清理掉,在給皺葉椒草換水的時候也記得要把容器也順便清晰一遍,避免青苔的出現。因為青苔會和皺葉椒草的根系搶奪氧氣,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皺葉椒草爛根。
溫度:皺葉椒草的生長適溫,4至9月:16℃~24℃;9月至翌年4月:13℃~18℃。冬季最低溫度10℃以上。室溫超過30℃或低于10℃,對皺葉椒草生長很不利。
光照:應該將皺葉椒草放在半陰的環境下才能夠健康的生長,到了夏季的時候一定不能放在烈日下暴曬。但是也不能講皺葉椒草放在非常陰暗的隱蔽處,那樣會使皺葉椒草的葉子失去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