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椒又名朝天椒,五彩辣椒,為辣椒變種,味澀。屬茄科多年生半木質性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江蘇沭陽一帶有不少花農種植,其株高30厘米—60厘米,分枝多、莖直立,單葉互生;花白色,開花期5月初—7月底,果實簇生于枝端。
同一株果實有紅、黃、紫、白等顏色,有色澤,盆栽觀賞很逗人喜愛,也可食用,風味同青椒。辣椒果色鮮艷,點綴在綠葉中,靈巧可愛。可以單株培植于小盆中或數株合植于稍大的盆中。
陳設于客廳、臥室或廚房,裝飾效果非常好。全草入藥,根莖性溫、味甘,能祛風散寒,舒筋活絡并有殺蟲、止癢功效。植株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一定的吸收和抵抗能力。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常作1年生栽培。株高40-60厘米。莖半木質化或半灌木狀,莖直立,分枝多,是尖椒的變種。單葉互生,卵狀披針形或矩圓形,似食用辣椒。花小,白色,單生葉腋或蔟生枝梢頂端,有梗。
花萼短,結果時膨大。花期7月至霜降。漿果直立,小而尖,指形、圓錐形或球形,在成熟過程中,由綠色轉變成白、黃、橙、紅、紫等色,有光澤。果熟期8-10月。自然雜交,常出現新的變異。
生長習性:五色椒生性不耐寒,喜溫暖、干燥、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低于15℃或高于35℃時均生長不良,很難結果。適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和沙壤土中栽培。
五色椒的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常在夏季進行播種:基質消毒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么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3~10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后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后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
播種后的管理: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
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扦插繁殖: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
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巖+陶粒=2份+2份+1份;
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
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公分,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摘心: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上盆一至兩周后,或者當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后,把頂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葉,促使分枝。
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當側枝長到6~8公分長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把側枝的頂梢摘掉,保留側枝下面的4片葉。進行兩次摘心后,株型會更加理想,開花數量也多。
濕度管理:喜歡較干燥的空氣相對濕度,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葉片干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50~65%。溫度管理:耐熱,不耐霜寒。光照管理:喜陽光充足,略耐半蔭。
肥水管理:與其它草花一樣,對肥水要求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并且在施肥過后,晚上要保持葉片和花朵干燥:春、夏、秋季:是它的生長旺季。
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進入開花期后適當控肥,以利種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