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百合為多年生球根草本,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國宮燈而得名,開花時猶如一串串燈籠掛滿花枝,凸顯于綠葉之間,柔美多姿,極富特色。宮燈百合外形嬌俏,玲瓏可愛,橙黃色的花鈴配以碧綠油亮的莖葉。

十分招人喜愛,是優良的插花花材和新娘捧花材料。其自然萌芽率低,生長時間長,對環境的要求高,故向來屬于高單價花卉。目前是一種國際流行的新潮切花,尤以新西蘭種植的最多。

宮燈百合開金黃色的鈴狀花,它能適應較寬幅度溫度和光照的變化,因此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室內外均可正常生長。從種植到開花需9-12周;從種植到收獲種球需21-25周。

宮燈百合的外形柔美、花期長,瓶插壽命可達2-3周。實踐證明,無論是進行種球生產還是切花生產,均可獲得可觀的效益。宮燈百合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品種,其金黃色的鈴狀花是很好的見證。宮燈百合起源于夏季多雨,冬季溫度較低(此期百合處于自然休眠狀態),雨水相對少的潮濕草地。

形態特征:宮燈百合植株為半蔓性,高約1米。葉輪狀互生,葉面光滑,柳葉形,長約5-10厘米,寬約2-3厘米,有3條深刻紋,無柄。葉輪狀互生,葉面光滑,柳葉形,長約5-10厘米,寬約2-3厘米,有3條深刻紋,無柄。

花似小宮燈,上大下窄,寬長約2厘米,有長柄,約5厘米,花期相當長,是仲夏至秋冬時即難得一見的奇異花卉。蒴果。喜冷涼氣候,夏天時分於高海拔的冷涼地栽植,7-10月開花;平地則約於10-3月開花。

生長習性:宮燈百合原產南非,夏季潮濕多雨,是其生長季節,冬季干燥無雨是其休眠期。由于燈籠百合對溫度與日照要求不算嚴格,因此非常適合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田間與溫室栽培。

宮燈百合是溫帶作物,生長基質透水性好,澆水應有規律。應定期用殺菌劑進行基質消毒,最好種植在通風良好的溫室。最適生長的土溫是15-22℃,最適生長的氣溫是12-28℃。

花期:宮燈百合花期非常的長,是仲夏到秋冬時難得一見的奇異花卉,其花是花壇狀,形狀如宮燈一樣,顏色是亮橙黃色,整體是上闊下窄,非常美麗的花。它的花期在每年的7月到10月之間,花開旺盛。

花語:宮燈百合其形像是燈一樣,顏色又靚麗發光,橙黃色的花鈴和著碧綠光亮的莖葉,就像一盞能夠照明的燈一樣。所以其花語如花的樣子一樣,代表著喜氣洋洋,慶祝,真情、望鄉等。在佳節期間如果用宮燈百合做禮物,就是表示了對別人你的祝福,和氣生財。也充實了節日喜氣洋洋的氣氛。

宮燈百合的作用用途

插花切花素材:由于宮燈百合色彩及造型的特性,使它成為插花藝人愛用的素材。在花束設計或插花造型使用上,常成為強調質感的象征。當花莖最下部3朵花完全綻放呈金黃色時可采收切花,通常切花后于植株基部留2-3片葉。采收的切花應及時放入清水中吸水2小時以上,再放入保鮮液,置于6℃-8℃的低溫冷藏室,4-6小時后進行分級包裝。

插花捧花材料: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國宮燈而得名,開花時猶如一串串燈籠掛滿花枝,凸顯于綠葉之間,柔美多姿,極富特色。宮燈百合外形嬌俏,玲瓏可愛,橙黃色的花鈴配以碧綠油亮的莖葉,十分招人喜愛,是優良的插花花材和新娘捧花材料。

宮燈百合的文化背景

名稱由來:宮燈百合由蘇格蘭記者和業余植物學家約翰·桑德森(JohnSanderson)于1851年在夸祖魯-納塔爾?。戏菛|部)首次發現,后由威廉·杰克遜·胡克(WilliamJacksonHooker)于1853年在《柯蒂斯植物學雜志》中發表命名。

種加詞aurantiaca源于拉丁語,意指花橙色(黃色和紅色之間)。因為在南半球其花期恰逢圣誕節,因而英文名叫“圣誕風鈴(Christmasbells)”,又因為金黃色的花酷似燈籠故名“中國宮燈(ChineseLanternLily)”。

贈花禮儀:把2~3朵花做成迷你花束,裹上以白色的絹紗,系上細細的黃色緞帶。放入禮品盒后,可在盒蓋上也飾以黃色的緞帶結。

市場:宮燈百合在中國屬于新興花卉,種球可自新西蘭進口,目前中國在陽明山、清境、埔里、后里等地已有部份花農可以自行成功繁殖,進口貨則以荷蘭為主,一把五枝,批發價就要一百八十元。土洋貨的差異在于荷蘭的宮燈百合枝較粗短。

鑒于國內宮燈百合切花生產用的種球,絕大多數由國外進口,而且價格高昂,導致生產成本較高,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開始致力宮燈百合種子實生苗及種球生產的研究,針對造成宮燈百合種子休眠及發芽率低落之問題進行探討。

經過長期研究,種苗場發現,利用化學藥劑及層積處理方法處理宮燈百合種子,可提高實生種子萌芽率達20%,有利于繁殖速率提升,并且讓原本屬于冬季球根花卉的宮燈百合。

也能在夏季延長其生長期和花期,有助其市場推廣。雖然本地產的宮燈百合枝條柔軟,盛夏中,花期仍可達一星期。購買時宜選擇枝葉翠綠、花苞沒有萎縮現象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