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別名包袱花、鈴鐺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20~120厘米,通常無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極少上部分枝。葉全部輪生,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暗藍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觀賞花卉;
其根可入藥,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膿等作用,中醫常用藥。在中國東北地區常被腌制為咸菜,在朝鮮半島被用來制作泡菜,當地民謠《桔梗謠》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植物。單憑名稱,有人會誤以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實際上與桔子或柑橘屬沒有直接關系。
形態特征:桔梗的葉全部輪生,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7厘米,寬0.5~3.5厘米,基部寬楔形至圓鈍,急尖,上面無毛而綠色,下面常無毛而有白粉,有時脈上有短毛或瘤突狀毛,邊頂端緣具細鋸齒。
桔梗的花單朵頂生,或數朵集成假總狀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圓錐花序;花萼鐘狀五裂片,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狹三角形,有時齒狀;花冠大,長1.5~4.0厘米,藍色、紫色或白色。桔梗的花期7~9月。
生長習性:桔梗喜光、喜溫和濕潤涼爽氣候。苗期怕強光直曬,須遮蔭,成株喜陽光,怕積水。抗干旱,耐嚴寒,怕風害。適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上栽培。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則根部易腐爛。自然界的桔梗花多生于山坡、草叢間或溝旁。
桔梗的作用用途:100畝三年生鮮桔梗產量200噸,因桔梗周期性強,所以價格波動較大。每千克桔梗5.5元/公斤(鮮品)。花色優雅,極為可愛,盆栽適用于陽臺、窗臺等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也可用于庭院綠化。
桔梗花的花語:永恒不變的愛;真誠、柔順、悲哀。無望的愛。想念。由來:傳說,桔梗花開代表幸福再度降臨。可是有人能抓住幸福,有的人卻注定與它無緣,抓不住它,也留不住花。于是桔梗有著雙層含義-永恒的愛和無望的愛。
桔梗的病害防治
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時,病葉上布滿灰粉末,嚴重至全株枯萎。防治方法:發病初用波美0.3度石硫合劑或白粉凈500倍液噴施或用20%的粉銹寧粉1800倍液噴灑。
根線蟲病:受危害時,根部有病狀突起,地上莖葉早枯。防治方法:施入1500kg/公頃茶籽餅肥作基肥,可減輕危害,播前用石灰氮或二溴氯丙烷進行土壤消毒。
紫紋羽病:9月中旬危害嚴重,10月根腐爛。受害根部初期變紅,密布網狀紅褐色菌絲,后期形成綠豆大小紫色菌核,莖葉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切忌連作,實行輪作倒茬;拔除病株燒毀,病穴灌5%石灰水消毒。
炭疽病:7~8月高溫高濕時易發病,蔓延迅速,植株成片倒伏死亡,主要危害莖稈基部,初期莖基部出現褐色斑點,逐漸擴大至莖稈四周,后期病部收縮,植株倒伏。防治方法:在幼苗出土前用2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10d噴1次,連續噴3~4次。
桔梗的繁殖方式
選留種子:選用紫花桔梗為主栽品種,也可搭配白花桔梗,其遺傳性穩定,產量高,但氨基酸含量與溶血作用均低于紫花桔梗。兩種桔梗的皂甙藥理性質完全相同,以藥用為目的的繁殖選用紫花桔梗,以食用加工為目的的選用白花桔梗。
選用種子一般采用株選,選擇二年生的生長粗壯、無病蟲害的健壯株作為系統選育種子株作種。根據桔梗果實自上而下逐漸成熟的特性。在6月上旬將留種株剪去上側枝和最頂端部分,以集中養分促使中上部開花集中,果實充分發育成熟。
當果實呈黃綠色,種子變黑時,及時采收,防止蒴果裂開種子散落。采收后的種果曬干脫粒,篩去雜質,癟粒后,低溫干燥保存,能延長種子壽命(常溫下貯藏種子易喪失生命力,壽命只1a)。一般從高溫的平原或低緯度地區引種至高緯度地區或高山栽培,則根的增產量有很大的提高。
種子處理:播種前種子用溫水浸種24h,或用0.3%高錳酸鉀浸種12h,也可用超聲波處理,可明顯提高種子發芽率。處理后的種子催芽至露白出苗率高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