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吊蘭,其實并不屬于吊蘭,因其枝蔓較柔軟,伸長后呈半匍匐狀,枝條下墜,看起來跟吊蘭很像,所以一直被人們當做吊蘭來養護。其葉片肥厚,葉色翠綠;吊蘭開花在枝條頂端,花色呈玫紅;花期從春天延續至秋天,既可以賞花又能觀葉,是裝飾客廳、窗臺的絕好盆栽花卉之一。

形態特征:多年生常綠蔓性肉質草本。枝長20厘米左右,(還有更長的葉對生),肉質肥厚、鮮亮青翠。枝條有棱角,伸長后呈半葡匐狀。枝條頂端開花,花后分叉出枝。花深玫瑰紅色,中心淡黃,形似菊花,瓣狹小,具有光澤,自春至秋陸續開放。

多年生常綠草本。莖斜臥,鋪散,長30-60厘米,有分枝,稍帶肉質,無毛,具小顆粒狀凸起。葉對生,葉片心狀卵形,扁平,長1-2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急尖或圓鈍具凸尖頭,基部圓形,全緣;葉柄長3-6毫米。花單個頂生或腋生,直徑約1厘米;

花梗長1.2厘米;花萼長8毫米,裂片4,2個大,倒圓錐形,2個小,線形,宿存;花瓣多數,紅紫色,匙形,長約1厘米;雄蕊多數;子房下位,4室,花柱無,柱頭4裂。蒴果肉質,星狀4瓣裂;種子多數。

生長習性:喜陽光,宜干燥、通風環境。忌高溫多濕,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牡丹吊蘭不耐寒,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攝氏度。牡丹吊蘭對肥水要求不高。一般3—9月是牡丹吊蘭的生長旺期,這期間需水量較大。9月過后,牡丹吊蘭就進入生長緩慢期,此時要逐漸減少澆水量,為挪入室內過冬做準備了。

牡丹吊蘭的栽培技術

肥水:牡丹吊蘭由于木質層和纖維層薄,輸送水分和養分相應較慢,故追施肥料不能過濃,必須薄肥勤施,更不得濃液追施。秋冬以干為宜,不得灌大水。水多肥濃,牡丹吊蘭的肉質根系吸收不了。

會損傷根系,來年葉片黃化,無花可開,長時間下去會導致植株死亡。并噴施花朵壯蒂靈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修剪:進入冬季,牡丹吊蘭葉片停止生長,處理休眠期。必須及時剪去病蟲枝、重疊枝、并生枝、細弱枝、衰老枝、向內生長枝及徒長枝,通過疏剪、短截、除蘗延長牡丹的壽命。讓牡丹通風透光,不易孳生病蟲害,能保證樹勢不衰,枝粗葉茂。

翻土:進入冬季,翻挖土層,使表層土和深層土調換,連續幾次翻曬使土壤疏松透氣。清除雜草,消滅蟲卵,把追施的有機肥、復合肥、微生物肥等殘留部分調拌均勻再用,減少病蟲害。可及時用農藥混合新高脂膜防病蟲,保護葉片。

牡丹吊蘭的繁殖方式扦插繁殖,春秋時進行,極易成活。牡丹吊蘭的繁殖很簡單,一般采用扦插法:截取一根成熟的枝條,稍晾片刻,然后插入準備好的盆土中,放到陰涼通風處,保持土壤稍濕潤,幾天過后就能看到枝條挺立起來,這就說明新枝開始生根了。

牡丹吊蘭喜陽光,宜干燥、通風環境。忌高溫多濕,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牡丹吊蘭對肥水要求不高,生長季節每半個月左右施加一次餅肥水就可以了。每年的3—9月是牡丹吊蘭的生長旺期。

這期間需水量較大,特別是夏季高溫時節,加大澆水量的同時還要注意盆內不能積水,要遵循見干見濕原則,等盆土干了再澆透水,過多的水分容易引起爛根現象,嚴重的會出現死亡。

養護較簡單,一年中除盛夏中午適當遮陰外,其他時間都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尤其是冬季,在保證溫度的同時,可以擺放在朝陽的地方盡可能的接受陽光的照射。牡丹吊蘭不耐寒,進入秋季后就需用心,天氣轉涼后應該注意保溫,放置在室外的需及時搬進室內避寒,以免凍傷植株。

喜陽光、干燥、通風的生長環境。如果長時間的放置在光線不足的地方,葉色很容易淺淡,缺乏生氣,甚至葉片掉落,失去觀賞價值。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從春季開始就擺放到屋外,經過充足照射的植株花朵繁多,色澤艷麗,而且葉片還不易徒長。注:亦可室內無太陽直射散光栽培,枝可長到幾米長,但不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