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竹芋也叫彩虹肖竹芋、粉紅肖竹芋、玫瑰竹芋;竹芋科,肖竹芋屬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巴西。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低溫和干風,喜微酸性土壤,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為好,冬季溫度不低于15℃。

彩虹竹芋原產巴西,同屬植物分布于南美至中美的熱帶美洲地區。彩虹竹芋葉色珍奇美麗,是家庭小客室理想的裝飾珍品。放于兒童居室,奇異的葉色有助于培養兒童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形態特征:彩虹竹芋的葉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0~30厘米,寬15~20厘米,葉稍厚帶革質,光滑而富光澤,葉面青綠色,葉脈青綠色,中脈淺綠色至粉紅色,羽狀側脈兩側間隔著斜向上的淺綠色斑條。

葉脈側則排列著墨綠色淺條,葉脈和沿葉緣呈黃色條紋,猶如披上金鏈;近葉緣處有一圈玫瑰色或銀白色環形斑紋,如同一條彩虹,葉背具紫紅斑塊。

彩虹竹芋的花序頭狀或球果狀,無柄或具柄,單生或伴有1枚、稀2枚尋常葉;苞片2至數枚,通常螺旋排列,稀2行排列;花通常超過3對,小苞片膜質;萼片3,近相等;花冠管與萼片等長或較其為長;

外輪退化雄蕊1枚,極稀無,通常較大;硬革質的1枚與其相似,且在花時與其形成假二唇形,稀短;兜狀的1枚通常較外輪的小,具一側裂片;發育雄蕊有1個不連到頂部的花瓣狀、增厚的附屬體;子房3室。

生長習性:彩虹竹芋喜高溫濕潤環境,忌陽光曝曬,不耐熱、忌高溫,不耐寒。忌干旱,生長適溫18~25℃。植株矮生叢狀,分蘗能力差。葉柄直接著生在地下莖上,無主根,盆栽時宜選用盆體較寬的淺盆。微酸性腐葉土作栽培基質最有利于根莖生長,形成茂盛的植株。

彩虹竹芋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低溫和干風,喜微酸性土壤,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為好,冬季溫度不低于15℃。彩虹竹芋忌陽光曝曬,夏秋季要遮蔭,陽光過強,葉色易顯蒼老干澀;光線過弱,葉質變薄而無光澤,失去美感。喜排水好、肥沃、疏松的微酸性的腐葉土或培養土。

彩虹竹芋的養殖方法

溫度與環境:彩虹竹芋原產于巴西,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怕低溫與干風,對低溫室的抵抗力較差。玫瑰竹芋在華南地區在溫室內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始萌動,3月中下旬展葉,至11月中下旬停止生長。

玫瑰竹芋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冬季溫度要求不低于15℃。10℃以下地上部分逐步死亡。玫瑰竹芋忌陽光曝曬,夏秋季要遮蔭,陽光過強,葉色易顯蒼老干澀;光線過弱,葉質變薄而無光澤,失去美感。冬季應給予充足陽光。

土壤:彩虹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松的微酸性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盆土宜用腐殖土、堆肥加1/3河沙或木屑配成,pH值以5.5~7.2為宜。

水分和肥料:彩虹竹芋喜濕潤的環境,在夏秋季高溫期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否則會出現葉緣枯焦,生長不良,每天除澆一次水外,還應加強噴霧,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寒冬到來時,除注意保溫外,應嚴格控制澆水。

此時盆土過濕易造成根莖腐爛,盆土稍干即使葉片枯萎,春季回暖時還會重新發出新葉。新葉開始萌發時也不能過多澆水。只有隨著新葉的增多,逐步增加澆水量。玫瑰竹芋在生長期內每周施薄肥1次。

濃度相當于每千克水中摻入3~4克尿素,間施3克尿素加1克磷酸二氫鉀,或相近濃度的氮、磷、鉀復合肥,也可施經腐熟的稀釋餅肥水,避免單施氮肥。冬季時要停止施肥。

病蟲害防治:竹芋科植物的病蟲害不多。玫瑰竹芋的蟲害主要有介殼蟲、粉虱等,可用25%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殺。玫瑰竹芋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和銹病,可用200倍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2~3次防治。

彩虹竹芋的繁殖方式:玫瑰竹芋的繁殖有分株繁殖和組織培養。

分株繁殖:春季結合換盆將過密的植株托出,將株叢扒開,每盆至少栽植4-5枚葉片為宜。充分澆水后放半陰處養護。盆栽植株每2年分株1次。分株于春季結合換盆進行,操作時,將較密的用于分株的母株從盆中脫出,將株叢扒開,每盆至少種植4~5片葉為宜。分株后澆透水放在半陰處養護。盆栽植株每2年分株1次。

組織培養:采用組織培養法進行彩虹竹芋的規模化繁殖時,其外植體如果采用地下剛萌動的嫩芽,去污較難。操作時可先將母株的地下莖洗干凈后,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1天后,放入黑色的塑料袋中在25℃左右的溫度下催芽,當芽長至2厘米左右時剝取里面的生長點作外植體。

初代培養培養基為MS+3mg/L6-BA+0.2mg/L NAA;繼代培養基為MS + 2mg/L6-BA + 0.2mg/LNAA;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為MS + 0.5mg/L N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