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形態(tài)特征:雞冠花為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厘米,莖直立粗壯,葉互生,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肉穗狀花序頂生,呈扇形、腎形、扁球形等,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常用種子繁殖,生長期喜高溫,全光照且空氣干燥的環(huán)境,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

秋季花盛開時采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雞冠花莖紅色或青白色;葉互生有柄,葉有深紅、翠綠、黃綠、紅綠等多種顏色;花聚生于頂部,形似雞冠,扁平而厚軟,長在植株上呈倒掃帚狀。花色亦豐富多彩,有紫色、橙黃、白色、紅黃相雜等色。

種子細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絨毛內。雞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種,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高的可達2米,2009年大連沙河口區(qū)市民王錦章種出2.4米高的。

雞冠花為穗狀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雞冠狀。長8~25cm,寬5~20cm,最大直徑40cm。上緣寬,具皺褶,密生線狀鱗片,下端漸窄,常殘留扁平的莖。表面紅色、紫紅色或黃白色;

中部以下密生多數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質。果實蓋裂,種子扁圓腎形,黑色,有光澤。體輕,質柔韌。無臭,味淡。雞冠花的花期較長,可從7月開到12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干燥氣候,怕干旱,喜陽光,不耐澇,但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種植,是當前發(fā)展庭院經濟的一種新途徑,有識之士不妨一試。不需要太好,只要播在土里就可以了。

雞冠花的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春季幼苗長出2-4片時栽植上盆。栽時應略深植,僅留子葉在土面上,并使盆土稍微干燥,誘使花序早日出現。在花序發(fā)生后,換16厘米盆。翻盆前應澆透水,如要得到特大花頭。

可再換23厘米盆,同時注意花盆配套。小盆栽矮生種,大盆栽鳳尾雞冠等高生種。矮生多分枝的品種,在定植后應進行摘心,以促進分枝;而直立、可分枝品種不必摘心。

光照與溫度:喜溫暖,忌寒冷。生長期要有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要保證有4小時光照。適宜生長溫度18 -28℃。溫度低時生長慢,入冬后植林死亡。

施肥與澆水:盆土宜肥沃,用肥沃壤土和熟廄肥各一半混合而成。在生長期間必須適當澆水,但盆土不宜過濕,以潮潤偏干為宜。防止徒長不開花或遲開花。生長后期加施磷肥,并多見陽光,可促使生長健壯和花序碩大。在種子成熟階段宜少澆肥水,以利種子成熟,并使較長時間保持花色濃艷。

栽培相關:雞冠花性喜陽光,耐貧瘠,怕積水,不耐寒,在高溫干燥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在正常情況下不需澆水、施肥。雞冠花可作盆栽觀賞花卉。盆栽時一般不用幼苗盆育,而是在花期時從地栽雞冠花中選擇上盆。

上盆時要稍栽深一些,以將葉子接近盆土面為好。移栽時不要散坨,栽后要澆透水,7天后開始施肥,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花序形成前,盆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以利孕育花序。花蕾形成后,可7-10天施一次液肥,適當澆水。

如果想使雞冠花植株粗壯,花冠肥大、厚實,色彩艷麗,可在花序形成后換大盆養(yǎng)育,但要注意移植時不能散坨 ,因為它的根部極其較弱,否則不易成活。雞冠花是異花受粉,品種間容易雜交變異。所以,留種的品種開花期要選出隔離。留種時,應采收花序下部的種子,可保留品種的特色。

雞冠花的養(yǎng)殖方法

種植要點:20-30℃ 播種期:秋、春,10-30℃ 開花期:7月開到12月。種子撒種於培養(yǎng)土,保持土壤濕潤,約6-8天發(fā)芽。經疏間苗后,待本葉4-5枚時移植,移植要小心,不可折斷直根。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的培養(yǎng)土。此植物耐熱,需充分日照,花壇株距15CM。苗期、生育期均需施用營養(yǎng)肥料,如有機肥、復合肥或花實等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