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木是一種室內觀葉植物,因全株具濃烈胡椒香味,而被稱為清香木。其嫩葉呈紅色,光亮,色形精致,有淡淡的清香味,有凈化空氣、驅避蚊蠅作用,所以人們喜歡用于室內盆栽,那么清香木要怎么養呢?

香木,漆樹科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稀達10-15米;樹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黃色微柔毛。小葉葉柄被微柔毛;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小;小葉柄極短?;ㄐ蛞干?,與葉同出,被黃棕色柔毛和紅色腺毛;

花小,紫紅色,無梗,苞片卵圓形,外面被棕色柔毛,雄花、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膜質,半透明,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雌花無毛,花柱極短,柱頭外彎。核果球形,成熟時紅色,先端細尖。

產中國云南、西藏、四川、貴州、廣西;生于海拔580-2700米的石灰山林下或灌叢中。分布于緬甸撣邦。葉可提芳香油,民間常用葉碾粉制“香”。葉及樹皮供藥用,有消炎解毒、收斂止瀉之效。

形態特征:灌木或小喬木,高2-8米,稀達10-15米;樹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黃色微柔毛。偶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4-9對,葉軸具狹翅,上面具槽,被灰色微柔毛,葉柄被微柔毛。

小葉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小,長1.3-3.5厘米,寬0.8-1.5厘米,稀較大(5×1.8厘米);先端微缺,具芒刺狀硬尖頭,基部略不對稱,闊楔形;全緣,略背卷,兩面中脈上被極細微柔毛,側脈在葉面微凹,在葉背明顯突起;小葉柄極短。

核果球形至橢球形,長約5毫米,徑約6毫米,成熟時銅綠色,部分紫紅色或粉紅色。種子橢球形,像黃豆,黃棕色至黃褐色,少數粉紅色?;ㄆ?月,果熟期9~10月。

生長習性:清香木為陽性樹,但亦稍耐陰,喜溫暖,要求土層深厚,萌發力強,生長緩慢,壽命長,但幼苗的抗寒力不強,在中國華北地區需加以保護。

植株能耐-10℃低溫,喜光照充足、不易積水的土壤。清香木生長于較北或較高海拔時其幼枝、葉軸毛被不脫,而較南或較低海拔有時其枝、葉完全無毛,且小葉較大而對數較少。

盆栽清香木的養殖方法

土壤:耐干旱瘠薄,喜不易積水的土壤,所以泥土一定要選擇透水性好的。

澆水:清香木澆水不要太勤,3—5天一次為宜,每次澆水一定是灌透水,也就是水一定要澆濕底部。澆水太多的話會爛根。

陽光:清香木喜光,可以每天曬太陽,但不要長時間暴曬。一般放在陽臺、室內有陽光的地方就好。清香木也稍耐陰,幾天不曬太陽也是沒事的。

溫度:幼苗的抗寒力不強,在華北地區需加以保護,植株能耐-10℃低溫,只要放在室內,冬天也是沒問題的。

施肥:清香木對肥料較敏感,幼苗盡量少施肥甚至不施肥,避免因肥力過足,導致苗木燒苗或徒長。

蟲害:如果枝葉上有介殼蟲或葉片上有紅蜘蛛危害,可噴施專殺藥劑防治,如殺撲磷、毒死蜱等防治介殼蟲,噴施三氯殺螨醇、尼索朗等防治紅蜘蛛等等。

修剪:生長緩慢,易整形,靈活應用盤、扎、扭、壓等整形技術,因勢造型,經過數年的管護就能培育出理想的盆栽。

繁殖方式

播種:清香木種子成熟期與散落期非常接近,一到成熟,遇風遇雨即脫落,不易收集,或遭鳥獸啄食。當種子開始出現成熟征兆時,及時從樹上將種子采回,清香木種子包在多汁的果肉中,易受污染發霉,采回的種子必須立即調制。

將果實堆漚,搗爛果皮,放水中淘洗,脫粒棄雜后陰干,置通風干燥處貯藏。春秋皆可播種,一般秋播發芽率比春播要高。播前,將精選好的種子置于始溫為20攝氏度左右溫水中浸泡24小時,種子吸水膨脹,撈出置暖濕條件下催芽。一般每畝用種量6千克。

扦插:清香木春秋皆可扦插。在樹木休眠期,選取壯年母樹1年生健壯枝,截成10-15厘米長的插穗,上切口距芽1-1.5厘米,下截口距芽0.3-0.5厘米。扦插基質選擇通透性好、持水量中等,pH值中性或微酸性的插壤為宜。

扦插之前,基質要消毒。插穗用ABT生根粉藥劑(參照說明書使用)浸漬基部。浸漬時間為12-24小時。開溝埋植,插穗插入土壤2/3左右。插后覆蓋塑料薄膜,提高空氣濕度,生根前要精細管理,45天左右開始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