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是中國的傳統觀賞花卉之一,深受眾多文人雅士的喜愛,水仙花十分適合擺放在家中,在風水角度上它具有旺財轉運的效果,可使家中財運增加。家里養殖的水仙花多以水培為主,那么水仙花怎么水培呢?
水仙,屬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水仙花是從荊州開遍全國的。近日出版的《江蘇社會科學》(雙月刊2011年第6期)程杰在《中國水仙起源考》一文中提出,水仙起源于湖北江陵。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
此屬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種,其中的10多種如喇叭水仙、圍裙水仙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歐、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中國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花為白色,呈傘房花序,葉狹長帶狀,由其制成的水仙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中國水仙,在中國的大品種Narcissustazettavar.chinensisRoem,是一個類型。除了我國常見的白色水仙外,還有一個黃色的品種叫喇叭水仙。對中國水仙的來源,有學者考證,是五代時由國外傳入,名稱出于意譯。
形態特征:水仙是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長30~80cm,寬1.5~4cm,全緣,面上有白粉。花葶自葉叢中抽出,高于葉面;一般開花的多為4~5片葉的葉叢,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達10支以上;傘房花序(傘形花序)著花4~6朵,多者達10余朵;花白色,芳香;
水仙花瓣多為6片,酷似橢圓形,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根:水仙為須根系,由莖盤上長出,乳白色,肉質,圓柱形,無側根,質脆弱,易折斷,斷后不能再生,表皮層由單層細胞組成,橫斷面長方形,皮層由薄壁細胞構成,橢圓形。為外起源,老根具氣道。水仙的花期1~3月。
生長習性: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喜陽光充足,生命力頑強,能耐半陰,不耐寒。7-8月份落葉休眠,在休眠期鱗莖的生長點部分進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長,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
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適于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喜肥沃的砂質土壤。生長前期喜涼爽、中期稍耐寒、后期喜溫暖。因此要求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春秋季多雨的氣候環境。
白天水仙花盆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向陽處給予充足的光照。因為植物需要通過葉綠素經過光合作用提供養分這樣才可以使水仙花葉片寬厚、挺拔,葉色鮮綠,花香撲鼻。反之,則葉片高瘦、疲軟,葉色枯黃,甚至不開花。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沖積沙壤土為最宜,pH在5-7.5時均宜生長。
水仙花的水培方法與養護要點
種球處理:種球處理是水仙花水培方法圖解中關鍵一步,主要是將選取的種球清理干凈,將上面的褐色腐莖剪除掉,在頂部的一側向下劃開2公分左右,只需要切上面的鱗莖就行了,再放入水中加入適量的多菌靈,大概需要浸泡1個晚上,及時清洗干凈上面的粘液即可。
入栽定植:水養水仙花前期要選用較淺的花盆,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分,再添加適量的珍珠巖和鵝卵石,將選取好的種苗放在其中,水面只淹沒到鱗莖基部的三分之一處即可,每天換水一次,待長苗后再進行移植處理。
定植管理:進行移植期間要選用稍微大點的花盆,過小的花盆滿足不了植株的生長,將植株定植后加入的水分不宜過多,此時最好要接受全日照處理,白天一般是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晚上可適當放在燈光下。
栽后管理:一般水養水仙花是不需要任何的肥料的,最好是每隔2~3天換水一次,待花苞形成后可每個星期換水一次,若想植株早開花,可在每次換水的時候加入少量的生長液,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每次換水要保證水分的清潔即可。
水仙花的水培養護
溫光適宜:水仙花對陽光的需求較高,在養殖時要為其提供8~10小時左右的充足光照,但不可接受直射強光,可使其生長良好,對其生長環境的溫度也要調控在10~15℃之間,滿足其對冷涼氣候的需求。
水肥合理:水培水仙花需要每天進行葉片噴水,以免干燥環境導致葉片發黃,還要每天對其進行換水,保持水質的清潔干凈,避免細菌滋生。此時可以每周滴加一次稀釋的營養液,使其更好生長即可。
修剪通風:平常在水仙花怎么養中要注意及時進行枝葉修剪,讓植株上沒有雜亂或者發黃患病枝葉,以免其影響到水仙花的正常生長。要將水仙花擺放在通風順暢的位置養護,避免病蟲害的滋生,使其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