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鵝絨又名:紫絨三七、天鵝絨三七等,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莖粗壯多枝。葉對生,長卵形。葉緣具有較粗的重鋸齒。因莖葉密披狀如鵝絨的紫紅色細毛而得名。

紫鵝絨才其長滿如天鵝絨狀茸毛的葉片而著稱,通常用于盆栽或吊盆種植,用作較明亮的書房、客廳、窗臺等場所美化綠化裝飾。紫鵝絨的葉色不呈紫色而呈綠色,是光照不足引起的。

形態(tài)特征:紫鵝絨是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蔓生狀。莖多汁,幼時直立,長大后下垂或匍匐蔓生。莖葉密被紫紅色絨毛。紫鵝絨的葉對生,卵形或廣橢圓形,葉長8~15厘米,寬4-5厘米;

葉緣有較粗的復鋸齒,葉端急尖,葉脈掌狀明顯。幼葉呈紫紅色,長大后呈深綠色,整個植株密被紫紅色的茸毛。在觀葉植物中很有特色。紫鵝絨的花為頭狀花序,腋生,呈黃色或橙黃色,類似蒲公英花,有時會散發(fā)出令人不悅的異味,所以常將花蕾摘掉。紫鵝絨的花期4~5月。

生長習性:紫鵝絨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半陰濕及通風環(huán)境,忌陽光直射,耐寒性不強。生長適溫為18-25℃,越冬溫度8℃左右。紫鵝絨分布于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的熱帶地區(qū)。

紫鵝絨的養(yǎng)殖方法

扦插基質: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yǎng)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提供已經(jīng)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

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qū)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而花卉生產(chǎn)中的基質,大多用進口泥炭土,纖維長度小于20mm的細土。

枝條選擇: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把莖桿剪成5~8公分長一段,每段帶三個以上的葉節(jié),也可用頂梢做插穗,一般插穗1-2周便可生根。花卉生產(chǎn)中,分頂插和節(jié)插。

頂插多是三葉一心,葉幅大于8cm,留1cm左右長的莖桿。節(jié)插一葉一節(jié),葉幅大于4cm,莖桿留1cm左右。置于穴盤中,一周內便可生根,2-4周便可上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

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shù)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

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 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shù)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shù)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 50~80%。

紫鵝絨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紫鵝絨作為一種觀葉植物,紫鵝絨的別致外形造就了人們對于它的青睞有加。紫鵝絨的葉齒排列整齊成都生長著。長卵形的葉子不少,到那時上面布滿細毛的就少了,而紫鵝絨正是這樣一種獨特的花卉。紫鵝絨給人一種輕松柔和的美麗,作為一種花卉,收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盆栽作用:紫鵝絨經(jīng)常被作為一種家養(yǎng)盆栽放在家中,這主要是因為紫鵝絨的樣貌比較柔和,放在家中可以增添溫馨感。而且紫鵝絨的顏色看上去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可以豐富人們的視覺效果,對于家居裝飾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綠化作用:紫鵝絨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起到綠化的作用,所以經(jīng)常把紫鵝絨放在各個地方,用來吸附有害氣體再好不過。所以在一些窗臺或者茶幾上就可以種植紫鵝絨,看起來賞心悅目,可以讓你的家庭更加溫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