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蘭為常綠多年生蘭科草本,植株叢生,株高30-100厘米。莖節明顯,莖直立而略呈披散形,在節上分枝。金栗蘭單葉對生,橢圓形,濃綠而有光澤,葉面多皺而略呈泡沫狀。穗狀花序著生在新枝頂端,花小,初為綠色旋即轉為金黃色,有濃郁的香味,花期長達3個月,以頭輪花最香。
金粟蘭因為其花型小,黃色如粟米,清香似蘭,而得名。其花圓如珠,與建蘭同時開放,其香也似,又名珠蘭、珍珠蘭、雞爪蘭等,其花也像魚子,而名魚子蘭,其葉形狀似茶樹葉子,其花可薰茶又名茶蘭。
金粟蘭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厘米,老株基部木質化,莖直立稍披散狀,莖節明顯,節上具分枝。葉對生,橢圓形,邊緣有鈍鋸齒,葉面光滑,稍呈泡皺狀。
穗狀花序頂生枝端,花小黃色,有濃郁幽香,花期8~10月。珠蘭枝葉碧綠柔嫩,姿態優雅,夏季家庭養植,花香濃郁,適合窗前,陽臺、花架陳列,馥郁盈室,令人心曠神怡。金栗蘭花期花期8-10月。
形態特征:金栗蘭為半灌木,直立或稍平臥,高30-60厘米;莖圓柱形,無毛。葉對生,厚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5-11厘米,寬2.5-5.5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
邊緣具圓齒狀鋸齒,齒端有一腺體,腹面深綠色,光亮,背面淡黃綠色,側脈6-8對,兩面稍凸起;葉柄長8-18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托葉微小。穗狀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狀,通常頂生,少有腋生,苞片三角形。
花小,黃綠色,極芳香,雄蕊3枚。藥隔合生成一卵狀體,上部不整齊3裂,中央裂片較大。有時末端又淺3裂,有1個2室的花藥,兩側裂片較小,各有1個1室的花藥,子房倒卵形。
金栗蘭金栗蘭單葉對生,橢圓形,濃綠而有光澤,葉面多皺而略呈泡沫狀。穗狀花序著生在新枝頂端,花小,初為綠色旋即轉為金黃色。金栗蘭為直立或稍披散。
老株基部稍木質化,莖節明顯。葉對生,邊緣鈍齒,齒尖有腺體。穗狀花序多頂生。花小、兩性、不具花被、黃綠色、雄花3朵、香氣濃烈。核果球形,綠色。
生長習性:金栗蘭性喜溫暖、濕潤、蔭蔽環境和肥沃的土壤。生長適溫20-25攝氏度,冬季保持10攝氏度以上,在華東地區須盆栽,冬季要在溫室越冬。
金栗蘭生于山坡、溝谷密林下,海拔150-990米,但野生者較少見,現各地多為栽培。喜溫暖、潮濕和通風的環境,喜陰,忌烈日,要求疏松肥沃、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金粟蘭一般能忍耐5-10℃的低溫,在中國川西平原基本能露地越冬,在雅安地區冬季也能露地正常生長。喜溫暖陰濕環境,要求排水良好和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根系怕水漬,否則易腐爛造成莖葉干枯。在陽光直射和排水不暢的地方以及堿性土壤均不適宜種植珠蘭。
金粟蘭的養殖方法:金栗蘭盆栽培養土,各地可因地制宜用山泥、腐葉土、草炭土、松針土、素沙土、炭化稻殼、蛭石等適度配制。因株叢矮小,生長勢較弱,故耐肥力差。
又怕過濕,在養護中要掌握干濕適度,空氣相對濕度在80%左右,土壤含水量25%至30%為宜,每年秋季和早春各追施稀薄液肥1次至2次即可,不必年年翻盆換土。
金栗蘭夏季要放蔭棚或陰涼通風處,一般以透光度30%為宜,雨季到來之前每天應向空中噴水,以增加環境空氣濕度,但不要經常噴在葉面上,否則葉面發銹而失去光澤。花期可放室內陳設。10月上旬入室養護越冬,可見直射光,室溫最低不得低于5℃。
家庭盆栽宜選擇一般的米蘭,其花期長,花序密,花香如幽蘭,栽培比較普遍。在家庭栽培條件下,一般只要冬季室內最低氣溫能維持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即便是枝梢出現一些落葉,但開春后經過修剪換盆。
加強水肥管理,可很快抽發新葉,重新開花。或在特別寒冷天氣的夜晚,在植株外套罩兩層塑料袋保溫,次日中午氣溫回升后再打開套袋透氣?如有條件,也可在室內安裝一個電熱取暖器,給擱放于室內的米蘭加溫,效果特佳。
金粟蘭的繁殖方式:金栗蘭常用 壓條、扦插和分株繁殖,分株、扦插、壓條繁殖均可。
分株:在早春時節進行,此時溫度不能低于5℃。扦插在梅雨季節,取2年生健壯枝條6-10厘米,秋天取當年生嫩枝扦插,基質用粗河砂、腐葉土等相拌,保持濕度,40天生根。壓條繁殖除過冷過熱天氣外,一年四季均可進行。
結合春季換盆進行。一般3-5年生的株叢,具有15-20個分枝時,即可進行分株。分株時將母株從盆中碰出,抖去部分泥土,小心切成2-3個株叢,每叢至少有2-3個帶有健壯根的枝條,分栽上盆,澆透水,放入庇蔭處,以后每天噴1-2次水,15天左右即可按一般方法管理。
壓條:在梅雨季用徒長枝2~4根聚集在一起,稍加刻傷。埋土3-4厘米,約2個月即可與母株切開,另行益栽。扦插在5—7月進行,選取帶節間枝條,長5-7厘米.插后30天左右生根。分株常在春季換盆時進行。最適時間是花后半月。壓條選用生長強壯的2年生枝條最好,30-40天可以生根。
華南可露地栽培,中、北部地區盆栽,冬季移入室內,保持10℃以上氣溫。用分株、扦插和壓條方法繁殖。分株多在花后翻盆時進行,扦插在春季取兩年生成熟枝扦插,或秋季取當年生枝條扦插。壓條除過熱過冷季節均可進行。生長期宜常施追肥,夏季需置蔭棚下,每天澆水,忌日光直射。2~3年翻盆1次。
扦插:一般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用套盆法效果較好。用一只小瓦盆,口徑15厘米左右,底孔堵住使之不漏水,另取一只口徑35厘米左右的大盆,底孔不堵。將小盆置于大盆中央,兩盆之間填山土或培養土,向小盆內注水,使水從小瓦盆壁漸漸滲入土中。
插穂選6-10厘米的健壯枝條,保留最上1對葉,插入土中一半,掌握好盆土濕度,不使之過濕,30天生根發葉,當年秋天或來年春天分盆。苗長4-5節時,注意摘心,以促生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