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椒草亦稱豆瓣綠椒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終年常綠,西瓜皮椒草原產南美洲和熱帶地區。莖短叢生,葉柄紅褐色。西瓜皮椒草的葉卵圓形,尾端尖,長約6cm。葉脈由中央向四周輻射,主脈8條,濃綠色,脈間為銀灰色,狀似西瓜皮,故名西瓜皮椒草。

形態特征:西瓜皮椒草的葉卵形,長3~5cm,寬2~4cm。葉柄紅褐色,長10~15cm。葉脈由中央向四周呈輻射狀;主脈11條,濃綠色,脈間銀灰色,如同西瓜皮狀。

莖短,具暗紅色的葉柄。葉密集,肉質,盾形或寬卵形,長2~5厘米,葉面綠色,葉背為紅色。葉脈綠色,葉面間以銀白色的規則色帶,形似西瓜的斑紋。西瓜皮椒草的花期3-5月。

生長習性:西瓜皮椒草生長適溫為20~28℃,超過30℃和低于15℃則生長緩慢。西瓜皮椒草耐寒力較差,冬季要求室內最低溫度不得低于10℃,否則易受凍害。西瓜皮椒草分布于南美洲和熱帶地區。

西瓜皮椒草的栽培技術:西瓜皮椒草喜高溫、濕潤、半陰及空氣濕度較高的環境。若要使其保持葉片美麗斑紋,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基質:需要栽培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中,在粘土中生長差。盆土宜選用腐葉土與粗砂或煤渣灰混合后使用。也可用泥炭土+珍珠巖栽培。

溫度:西瓜皮椒草既不耐嚴寒,又不耐酷暑,生長最適溫度為20~30℃,氣溫超過30℃和低于15℃時,生長就變緩慢,冬季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0℃,否則易受凍害。甚至出現生理性病害。

土壤:盆土選用以腐葉土為主,加少量河沙混合的培養土。

光照:因西瓜皮椒草較耐陰,故平時應放在室內明亮散射光處,切忌強光直射。春秋兩季應移至室外通風良好而又稍見陽光處養護。喜半陰或散射光照,只在冬季可以全陽養護,夏季一定要遮陽50%,否則易灼傷葉片。但過于蔭蔽,葉色暗淡,呈灰綠色,且斑紋不明顯。

水分:生長季節需保持盆土濕潤,但盆內不能積水,否則易爛根落葉,甚至整株死亡。夏季及干旱季節應每天向葉面噴2~3次水,以提高空氣濕度,促使葉片斑紋形成。

既怕干旱又怕澇漬,干旱會萎蔫、枯黃,甚至死亡;澇漬會發生根腐病。以盆土保持微濕潤即可,也可在盆土表面見干時就澆水,冬季如果溫度稍低時,則應控制澆水,讓盆土干濕交替。

肥料:通常每月需施1次稀薄餅肥水或復合肥,氮肥不能過多,如缺磷肥時,易引起葉面斑紋消失,降低觀賞效果。要以均衡的肥料施用,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會造成“西瓜”條紋不明顯,觀賞價值大大降低。好采用稀薄液態肥料澆灌盆土,過濃的肥料易造成植株壞死

濕度: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不耐干燥,除正常澆水外,還要經常向植株噴水,如有條件最好在生長環境中灑水增濕,效果良好。在干燥的環境中,葉片生長極不正常。

西瓜皮椒草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可于春秋兩季進行,挑選母株根基處發有新芽的植株,結合翻盆換土取出植株,抖去附著的土,用利刀根據新芽的位置,切取新芽盆栽。分株時,注意保護好母株和新芽的根系。也可在植株長滿盆時,將植株倒出分成數盆栽植。扦插繁殖又有枝插和葉插之分。

枝插可在春夏季進行,選取健壯的枝條,剪取5~8厘米的接穗,去除下部葉片,晾干剪口,然后插入濕潤沙床中。在半陰下,保持18~25℃的溫度,即可生根。

葉插繁殖:多在5~10月進行。葉插時選擇健壯充實的葉片,將帶有葉柄的充實葉片全部摘下,帶2-3厘米的葉柄,晾干2~3小時待傷口稍干后,斜插于沙床或盆中,葉柄與苗床的角度為35度~45度,基質用洗凈的河砂配上20%~30%的蛭石。

保持濕潤,置于半陰下,20~25℃下,約4~5周即可生出不定根和不定芽,2個月左右即可長成小苗。待苗長至4-5厘米時移植上盆。但忌介質過濕,以避免插穗腐爛。扦插時避免用塑料薄膜或玻璃覆蓋,否則易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