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花原產非洲南部,別名雄黃蘭,為本屬植物帕氏火星花和黃火星花的雜交種。喜充足陽光,耐寒。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球莖露地能越冬。適宜生長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育期要求土壤有充足水分。生于山坡蔭濕處。仲夏季節花開不絕,是布置花境、花壇和作切花的好材料。
火星花花朵艷麗,開出的花朵都是一串串的,有紅、黃、橙等三種比較常見的花色,每年的6~7月是火星花的花期。開花的時候花劍向兩邊彎曲下倒,就是要從葉片中探出自己的身姿讓大家觀賞。
火星花作為一個從熱情非洲引入我國的花朵,憑借其靚麗的顏色,人們賦予了熱情的花語,看到火星花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其的熱情奔放。就像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姑娘,一直對你放著電眼,火星花的花語熱情奔放!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有球莖和匍匐莖,球莖扁圓形似荸薺,外有褐色纖維質膜。地上莖高約50㎝,常有分枝。葉線狀劍形,基部有葉鞘抱莖而生。
花多數,排列成復圓錐花序,從蔥綠的葉叢中抽出,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花漏斗形,橙紅色,園藝品種有紅、橙、黃三色;花被筒細而略彎曲,裂片開展。蒴果,內有種子數粒。
生長習性:喜充足陽光,耐寒。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球莖露地能越冬。適宜生長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育期要求土壤有充足水分。原產南非,我國北方多為盆栽,南方可露地栽培。
火星花的栽培技術:由于葡匐莖的伸長生長,植株的蔓生力較強。栽植前土壤要充分翻耕,施足基肥,整成高畦。栽植深度為3-5厘米。一般球莖在當年6-8月開花,小的球莖翌年才能開花。生長期要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月中旬萌發后,孕蕾期和花謝后各施1次追肥,使葉茂花盛,形成充實的更新球莖。
四季管理:春季要給火星花定量的澆水和施肥滿足火星花的生長,可以讓火星花接受全日照。夏季在澆水方面,可以每天早上給火星花噴灑水霧,既能夠增加空氣濕度,也能夠降低炎熱的氣溫。
秋季應該把凋謝的火星花花苞和花枝給剪切掉,以便在后面的生長中,營養能夠供給給枝條。火星花是非常耐寒的植物,只要溫度不低于5℃以下,就能夠安全的越冬,所以在我國南部地區,火星花養護在戶外完全就不用擔心被凍死。
火星花的繁殖方式:球莖的自然繁殖能力較強,常用分球繁殖。一般3年分球1次,于春季新芽萌發前挖起球莖,分球栽植。火星花球莖的自然繁殖能力較強,常用分球繁殖。一般3年分球1次,于春季新芽萌發前挖起球莖,分球栽植。
由于匍匐莖的伸長生長,植株的蔓生力較強。栽植前土壤要充分翻耕,施足基肥,整成高畦。栽植深度為3-5厘米。球莖。一般球莖在當年6-8月開花,小的球莖翌年才能開花。
火星花的病害防治
主要有斑點病和刺足根螨危害。斑點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刺足根螨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火星花的作用用途
觀賞作用:火星花有紅、橙、黃3種花色,又抗酷暑,仲夏季節,花開不絕,是布置花境、花壇和作切花的好材料。也宜成片栽植于街道綠島、建筑物前、草坪上、湖畔等,還可作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