嚏根草是多年生常綠草本,花瓣5,萼片5,雄蕊多數,具蜜腺。花后萼片宿存,在植株上可長達幾個月。高約30厘米。由于園藝種非常多,基生葉1-2枚,有長柄,葉片鳥足狀分裂,裂片5-7,長圓形或寬披針形,上部邊緣有齒。
莖生葉較小,無柄或有鞘狀短柄,3回全裂;花單生,有時2朵頂生,粉紅色;萼片5,綠色,基部有粉紅色暈,雄蕊多數,花期3-4月,花后結生蓇葖果,成熟時開裂,種子細小,黑色。
6月份成熟。葉色從蘋果綠到墨綠都有。花色還有白、綠、紫、黑紫色,有許多還帶有斑點、條紋;花形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朵有直立的,也有下垂的。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較耐寒,忌干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最佳。嚏根草原產于中國西部,還有許多品種原產于歐洲的南部和中部,分布從英國西部,西班牙和葡萄牙一直向地中海北岸東部一帶。
歐洲中部和羅馬尼亞,烏克蘭,土耳其北岸至高加索,大多集中于巴爾干半島,一支叫做“鐵筷子”的分布在中國西部陜、甘兩省,另有一支H. vesicarius分布在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還有分布在大西洋各群島。
嚏根草的病蟲害防治:可經常看到蚜蟲在花和葉片的背面,蚜蟲的種類有許多,許多化學藥劑都可以防治蚜蟲,推薦生物防治。研究發現在植物附近種植萬壽菊和金盞菊。
可以吸引蚜蟲從而降低其它植物上蚜蟲的數量。還可用手指將蚜蟲除去,用清水或摻了肥皂水和殺蟲劑的溶液噴施等方法防治蚜蟲。洗滌劑稀釋成溶液每周噴施一次。
蛞蝓喜歡為害植物的新芽,有時也為害花,受害植物葉片的傷口是不規則的孔洞;蛞蝓喜歡在種植床下面或為害部位附近陰暗、潮濕的地方生存。它們具有夜間活動的特性,采用噴施或在濕潤土壤中下誘餌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蝸牛和蛞蝓的為害,有可多次施用藥劑。
良好的消毒、清潔和將外來的植物、植物殘體及時移出種植區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蛞蝓。國外普遍使用的安全無毒害的方法是把啤酒或香瓜的皮放在容器里,放在這些害蟲經常出入的地方,另一個辦法是在植物附近埋上低壓電系統,也可以把敲碎的雞蛋殼放在這些植物的邊緣。
黑斑病是嚏根草常見的病害。控制黑斑病的關鍵有兩點,一是當受感染的葉片落在地面上時,將所有的葉片(不管是否被病菌感染)進行銷毀,這樣可以減少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的孢子數量;
二是春季孢子開始傳播時,有計劃地噴施殺菌劑,每兩周噴施一次,即使沒有發病癥狀也要在春季進行藥劑噴施。也可種植抗病品種來預防黑斑病。
病毒病嚏根草一般不會感染病毒病,感染后的癥狀是葉片或花卷曲變形,植株長勢變弱,容易感染其它病害。惟一的防治辦法就是將受感染的葉片全部燒掉。嚏根草的一種病毒病為“黑死病”,它可以導致葉片發黑,只限于葉脈發病,它的防治與上述病毒病處理方法相似。
嚏根草的文化背景:國外的巫術中認為此植物會招來惡魔。黑嚏根草(H.niger)被稱為“圣誕玫瑰”,傳說是在基督教創始人基督誕生的時候,有個女孩由于沒錢為他買禮物而哭泣,眼淚落下的地方長出這種花。
希臘神話中統治希臘的阿戈斯古城的墨蘭波斯(Melarmpus)曾經用這種植物將阿戈斯國王的女兒由于受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誘惑而裸體奔跑穿越阿戈斯城的癲狂狀態中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