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皇后,又名銀后萬年青、銀后粗肋草、銀后亮絲草。葉色美麗,特別耐陰,盆栽點綴廳室,效果明顯,特別明亮舒適。目前,剪葉作h插花配葉或裝飾室外環境已屬時尚。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節間明顯。葉互生,葉柄長,基部擴大成鞘狀,葉狹長,淺綠色,葉面有灰綠條斑,面積較大。家中栽植時,一定要防止小兒折斷莖葉玩耍舔食入口。
銀皇后以它獨特的空氣凈化能力著稱: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越高,它越能發揮其凈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適合通風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這種有著灰白的葉子的植物喜歡生活在恒溫環境中。假如用溫水澆灌,它可以生存較長時間。
銀皇后的形態特征:銀皇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節間明顯。葉互生,葉柄長,基部擴大成鞘狀,葉狹長,淺綠色,葉面有灰綠條斑,面積較大。根黃,豆芽狀,很小。
根的上面是葉子,未開的葉子圓圓的,包裹狀。新出的葉子是淺綠色,中間是灰色還有一些淺綠的斑,背面是淺綠色,像大樹的葉子。長大的葉子顏色略深。剛長出來的葉子大約3寸,成形后5、6寸。
銀皇后的生態習性:銀皇后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強光暴曬,不耐干旱。生長適溫為20-27℃,3-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冬季溫度不低于12℃。
以肥沃的腐葉土和河沙各半的混合土為宜。銀皇后適合通風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這種有著灰白的葉子的植物喜歡生活在恒溫環境中。假如用溫水澆灌,它可以生存較長時間。適宜溫度:15-21℃。
銀皇后的栽培技術
栽培要求:盆栽用疏松的泥炭土、草炭土最佳.亦可用腐葉土、砂質壤土混合,并用少量的硫酸亞鐵稀釋后酸化土壤。喜散光,尤其怕夏季陽光直射。在室外,需用65%~75%的遮陽網遮陽。
在室內要存放在光強處,以使葉片色澤鮮艷。長期放在陰暗處;葉面色澤暗淡,葉片發軟而不挺,影響觀賞效果。不耐寒,溫度降到10℃就得采取保溫措施。受凍后,整株潰爛,冬天不可低于15℃。
冬春雨季少澆水,冬春兩季要盆土干透后,同時最低溫度要達到15℃以上才能澆適當的溫水。夏季生長旺盛,可以大量供水。春末夏初可少施一些酸性氮肥,夏季增旋氮肥,初秋、中秋可施些復合肥,秋末初冬停肥。肥料充足莖干粗壯,分蘗多,葉片肥大。
溫度調控:銀皇后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在20-24℃時生長最快,30℃以上停止生長,葉片易發黃干尖。因此夏季應防暑降溫注意通風,冬季應入棚室栽培,越冬溫度10℃為宜,不要低于5℃。
光照調節:夏季在室外栽培要注意遮蔭,不使光線過強,否則極易發生日灼。冬季棚室內越冬時注意采光,防止光線不足葉色變淡。
水肥調控:春秋生長旺季,澆水要充足,盆土應經常保持濕潤,并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枝葉,以防干尖,但不能積水。生長旺季半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冬季澆水要少,停止追肥。
修剪換盆:隨著植株長大,為保持良好株形,基部老葉要勤剪。另外吊蘭萌芽力強,生長快,易長滿盆,每兩年應換盆一次。
銀皇后的繁殖方式:銀皇后常用分株和扦插繁殖。生長期需充足水分,盛夏每天早晚向葉面噴水,放半陰銀皇后處。冬季莖葉生長減慢,應控制水分,盆土稍干燥。5-10月莖葉生長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成年植株下部葉片易枯萎,造成莖干禿裸,可剪取頂端莖干扦插,留下基部可重新萌發新芽。
冬季如遇低溫,盆土過濕,葉片易變黃脫落。常有葉斑病和炭疽病、莖腐病和根腐病,根線蟲危害。扦插于春末初夏,將植株的莖用利刀切成帶一二個節的小段,插于滅菌消毒過的素砂、蛭石、珍珠巖之中。可將插穗橫插于介質,但注意一定要將芽頭向上;
也可以豎插,但切忌插倒。插后適當遮蔭,晴天中午揭膜噴霧。每7~10天噴一次滅菌藥液(用0.1%的多菌靈、托布津、退菌特稀釋液均可),一般20~25天可生根。根長至2cm左右即可移栽定植。也可分株繁殖,常在春季將其基部萌發的蘗芽剝下另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