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綠為小型的草本植物,原產于西印度群島、巴拿馬、南美洲北部。后來傳入中國,一般作為盆栽裝飾用,以其明亮的光澤和自然地綠色受到廣泛歡迎。而且該植物還可以藥用,根據中醫藥理,其內用可以祛風除濕,止咳祛痰。外用可以治跌打損傷,骨折,所以其也是中草藥的重要一部分。

豆瓣綠的形態特征:豆瓣綠為多年生草本,株高15-20厘米。無主莖。葉簇生,莖肉質較肥厚,倒卵形,灰綠色雜以深綠色脈紋。穗狀花序,灰白色。豆瓣綠花語:中立公正、信仰,君子、男女好合、夫妻恩愛。

栽培種有斑葉型,其葉肉質有紅暈;花葉型,其葉中部綠色,邊緣為一闊金黃色鑲邊;亮葉型,葉心形,有金屬光澤。皺葉型,葉脈深深凹陷,形成多皺的葉面,極為有趣。

1.豆瓣綠多年生簇生草本,高10-30cm。莖肉質,基部匍匐,多分枝,下部數節常生不定根,節間有粗縱棱。葉密集,3-4片輪生,大小近相等;葉柄短長1-2mm,無毛或被短柔毛;葉片橢圓形或近圓形,長9-12cm,寬5-9cm。

兩端鈍或圓,無毛或幼葉被疏柔毛,葉脈3條,細弱,通常不明顯;葉帶肉質,有透明腺點,干時變淡黃色,并顯皺紋。穗狀花序單生、頂生或腋生,長2-4.5cm;總花梗稍較花序軸短細,被疏毛或近無毛,而花序軸密被毛;

苞片近圓形,有短柄,盾狀;花小,兩性,無花被,與苞片同生于花序軸凹陷處;雄蕊2,花絲短,花藥近橢圓形;子房卵形,1室,柱頭頂生,近頭狀,被短柔毛。漿果卵狀球形,先端尖,長近1mm/花期2-4月及9-10月。

2.毛葉豆瓣綠本種與豆瓣綠不同之點在于植株很短小,連花序長3-5cm。莖、枝密被硬毛。葉較小,菱狀橢圓形,長6-8cm,寬5-6cm,兩面密被硬毛,背面尤甚。花序短,于花期長7-11mm,總花梗密被硬毛。豆瓣綠花期4-9月。

豆瓣綠的生態習性:豆瓣綠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左右,最低不可低于10℃,不耐高溫,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忌陽光直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

豆瓣綠的養殖方法

如何水培:豆瓣綠是水培中的超好活范本,每株4-5個葉子,非常容易適應水中環境,不會腐敗,種植容易。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高溫、忌陽光直射;耐干旱,澆水不宜過多,尤其秋冬要減少澆水。如空氣干燥可向葉面多噴水,忌霜凍。

如何土培:豆瓣綠栽培基質要求透氣性良好,保水性好的有機基質,如泥炭土加珍珠巖或蛭(zhi)石,比例約為6:1,忌栽培基質水分過多,一般保持栽培基質有40-60%的含水量。

通常放于室內明亮或露天遮蔭處,最適溫度為20-26℃,冬季溫度5℃以上。葉面經常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也可養護一段時間后進行適當修剪或移植在庭院內供觀賞。

病害防治:豆瓣綠病害較少,主要有環斑病毒病為害,受害植株產生矮化,葉片扭曲,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另有根頸腐爛病、栓痂病為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偶有介殼蟲和蛞蝓危害,要及時防治。

豆瓣綠的作用用途

裝飾應用:豆瓣綠適合小型盆栽,常用白色塑料盆、白瓷盆栽培,置于茶幾、裝飾柜、博古架、辦公桌上,十分美麗。或任枝條蔓延垂下,懸吊于室內窗前或浴室處,也極清新悅目。

功效應用:豆瓣綠對甲醛,二甲苯,二手煙有一定的凈化作用,是防輻射最好的植物。

四季養護管理

春、夏、秋三季: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花寶”-清水-“花寶”-“花寶”-清水的順序循環(最起碼每周要保證兩次“花寶”),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

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6天修。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溫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7~10天。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