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萬年青又名黛粉葉,天南星科花葉萬年青屬植物。該屬植物約有30種原生種,主要分布于熱帶美洲。19世紀60年代傳入英國,很快遍及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全世界廣泛栽培,其栽培品種很多,已進入千家萬戶。

花葉萬年青葉色濃綠,斑紋清晰亮澤,莊重又典雅;比較耐陰,容易養護,在一般的條件下就可長期存活,是室內綠化裝飾的理想觀葉植物。花葉萬年青為天南星科常綠植物。

主要是觀葉為主,斑馬花因葉片上的斑紋酷似斑馬身上的花紋而得名,又稱銀脈單藥花,為爵床科、單藥花屬常綠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的汁液有劇毒,可以使人變啞,應注意。

形態特征:花葉萬年青莖高1米,粗1.5-2.5厘米,節間長2-4厘米;下部的葉柄具長鞘,中部的葉柄達中部具鞘,上部葉柄長,鞘幾達頂端,有寬槽;葉片長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7-12厘米。

基部圓形或銳尖,先端稍狹具銳尖頭,二面暗綠色,發亮,脈間有許多大小不同的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斑塊,斑塊白色或黃綠色,不整齊;I級側脈15-20對,上舉,II級側脈較纖細,背面隆起。

花序柄短。佛焰苞長圓披針形,狹長,驟尖。肉穗花序:下部雌花序達中部;不育中性花序占全長1/3,花星散;子房心皮2或3,柱頭近分離。漿果橙黃綠色,2-3室。

生長習性:花葉萬年青喜半陰、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怕干旱,忌強光曝曬。花葉萬年青在黑暗狀態下可忍受14天,在15℃和90%相對濕度下貯運。花葉萬年青忌陽光直射、忌積水。一般園土均可栽培,但以富含腐殖質、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質壤土最好。

花葉萬年青的養殖方法:花葉萬年青原產南美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寒,怕干旱,雖喜陽光充足,但又怕強烈的直射陽光,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

生長適溫18℃至25℃,由于葉片面積大,水的蒸發量也大,生長季節除大量澆水外,還要經常向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防止葉緣枯焦。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

冬季放在光線明亮的室內,適當減少澆水,并保持10 ℃以上的室溫,如果房間內有暖氣,可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向植株噴灑,以免因空氣干燥影響植株生長。

由于本種很少能自行長出側枝,栽培中可進行打頭或修剪,以控制植株高度,保持株形美觀,并促發側芽,以達到多開花的目的。花謝后應及時剪去殘花,以免消耗過多的養分,影響植株生長。

花期過后植株有4周至6周的休眠期,宜節制澆水,停止施肥,休眠期結束時進行一次換盆,盆土要求含腐殖質豐富,并有良好的透氣性。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的蛭石或珍珠巖混合配制。換好盆后將植株放在溫暖的半陰處,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等待萌發新枝。 

花葉萬年青的繁殖可在初夏剪取帶葉的莖段進行扦插,也可在冬春季用根芽或根部的芽眼進行扦插,插后保持土壤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在25℃的條件下,很容易生根。

花葉萬年青的繁殖方式:花葉萬年青的常規繁殖常用分株、扦插繁殖,但以扦插為主。有時可采用播種繁殖,大規模繁殖常采用組織培養。

分株繁殖:可利用基部的萌蘗進行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操作時將植株從盆內托出,將莖基部的根莖切斷,涂以草木灰以防腐爛,或稍放半天,待切口干燥后再盆栽,澆透水,栽后澆水不宜過多。10天左右能恢復生長。

扦插繁殖:以7~8月高溫期扦插最好,剪取莖的頂端7~10厘米,切除部分葉片,減少水分蒸發,切口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敷,插于沙床或用水苔包扎切口,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置半陰處。

日照約50%~60%,在室溫24~30℃下,插后15~25天生根,待莖段上萌發新芽后移栽上盆。也可將老基段截成具有3節的莖段,直插土中1/3或橫埋土中誘導生根長芽。

花葉萬年青的汁液有毒,其英文名DUMB CANES意為啞蔗,指其莖有毒,誤食會使舌頭劇痛而無法發聲,應加以注意。扦插操作時不要使汁液接觸皮膚,更要注意不沾入口內,否則會使人皮膚發癢疼痛或出現其他中毒現象,操作完后要用肥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