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蘭又名舞女蘭、金蝶蘭、瘤瓣蘭等,蘭科中的文心蘭屬植物的總稱。本屬植物全世界原生種多達750種以上,而商業(yè)上用的千姿百態(tài)的品種多是雜交種,植株輕巧、瀟灑,花莖輕盈下垂,花朵奇異可愛,形似飛翔的金蝶,
極富動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種類之一。文心蘭原產(chǎn)美國、墨西哥、圭亞那和秘魯。原葉型(或稱硬葉型)文心蘭喜溫熱環(huán)境,而薄葉型(或稱軟葉型)和劍葉型文心蘭。喜冷涼氣候。
形態(tài)特征:文心蘭葉片1~3枚,可分為薄葉種、厚葉種和劍葉種。一般一個假鱗莖上只有1個花莖,也有可能一些生長粗壯的2個花莖。有些種類一個花莖只有1~2朵花。
有些種類又可達數(shù)百朵,如作為切花用的小花種一枝花幾十朵,數(shù)枝上百朵到數(shù)百朵,其花朵色彩鮮艷,形似飛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蘭或舞女蘭。
文心蘭的花色以黃色和棕色為主,還有綠色、白色、紅色和洋紅色等,其大小有的極小如迷你型文心蘭,有些又極大,花的直徑可達12厘米以上。花的構(gòu)造極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
花瓣與背萼也幾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狀,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狀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點,頗為奇特,故名瘤瓣蘭。
生長習性:文心蘭原產(chǎn)美國、墨西哥、圭亞那和秘魯。原葉型(或稱硬葉型)文心蘭喜溫熱環(huán)境,而薄葉型(或稱軟葉型)和劍葉型文心蘭。喜冷涼氣候。厚葉型文心蘭的生長適溫為18~25℃,冬季溫度不低于12℃。薄葉型的生長適溫為10~22℃,冬季溫度不低于8℃。
文心蘭喜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除澆水增加基質(zhì)濕度以外,葉面和地面噴水更重要,增加空氣濕度對葉片和花莖的生長更有利。硬葉型品種耐干旱能力強,冬季長時間不澆水未發(fā)生干死現(xiàn)象,其忍耐力很強。
規(guī)模化生產(chǎn)需用遮陽網(wǎng),以遮光率40%~50%為合適。冬季需充足陽光,一般不用遮陽網(wǎng),有益于開花。用蕨根、苔蘚、火山灰、樹皮塊等盆栽或種植床栽培. 薄葉種葉片較薄。
文心蘭的栽培技術(shù):盆栽文心蘭常用15厘米盆,也可用蕨板或蕨柱栽培。常用基質(zhì)為碎蕨根40%、泥炭土10%、碎木炭20%、蛭石20%、水苔10%。盆底多墊碎瓦片和碎磚,有利于透氣和排水。開花植株栽植在花謝后進行最好,未開花植株在萌芽前進行,這樣有利于文心蘭新根生長。
5~10月為文心蘭的生長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休眠期可停止施肥和澆水,增加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即行。液施肥料流失嚴重,每半月可用0.05%~0.1%復合肥噴灑葉面加以補充。開花后要及時摘除凋謝花枝和枯葉。
文心蘭的大多數(shù)種類均采用盆栽。盆栽植料與栽培蝴蝶蘭的植料相似。如水苔、碎蕨根、木屑、木炭、珍珠巖、碎磚塊、泥炭土等。這些植料組合應用效果好,如以細蕨根40%,泥炭土10%,木炭20%、珍珠巖或蛭石20%、碎石和碎磚塊10%混合調(diào)制效果好。
種植時要用碎石或碎磚墊花盆底部1/3左右以利通氣和排水。栽培的花盆可用塑料盆、素燒盆、瓷盆等。栽培2~3年以上的文心蘭,植株逐漸長大并長出小株,根系過滿,要及時換盆。
換盆通常在開花后進行,未開花植株,可選擇在生長期限之前進行,如早春秋后天氣變涼時進行,栽培材料應一起更換,換盆可結(jié)合分株一起進行。
夏時要注意遮蔭,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降溫。盛夏秋季每天都要澆透水一次,即澆到盆底孔出水為止。施肥以施復合化肥為好,宜薄肥,忌濃肥,宜于清晨或下午3時以后施肥。7、8月份,是植株抽花時期,此期由于高溫、高濕,易生細菌性軟腐病,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
為此,可在晴天時把盆內(nèi)植材曬干,則細菌不易在干燥條件下繁殖,同時,將爛葉爛莖及時剪掉。在進入高溫、高濕的季節(jié)之前,應加強施肥,特別是要增加鉀肥的比重,培養(yǎng)壯苗,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日常管理文心蘭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一般不太嚴格。
栽培要點
場所:厚葉型文心蘭可較粗放栽培,薄葉型文心蘭除了要有蘭棚外,最好還要有溫室,用于冬季的保溫。
栽種:文心蘭的大多數(shù)種類均采用盆栽。盆栽植料與栽培蝴蝶蘭的植料相似。如水苔、細蛇木屑、木炭、珍珠巖、碎磚塊、泥炭土等。這些植料組合應用效果好。種植時要用碎石或碎磚墊花盆底部1/3左右,以利通氣和排水。
栽培的花盆可用塑料盆、素燒盆、瓷盆等。栽培2~3年以上的文心蘭,植株逐漸長大并長出小株,根系過滿,要及時換盆。換盆通常在開花后進行,未開花植株,可選擇在生長期限之前進行,如 早春秋后天氣變涼時進行,栽培材料應一起更換,換盆可結(jié)合分株一起進行。
光照:文心蘭的適應光照與卡特蘭相似,一般夏季遮光50%~60%,冬季遮去陽光的20%~30%。陽光太強,生長緩慢、植株短小并引起日灼病,最后葉片干枯,甚至整株植物死亡。如果蔭蔽太多,光線不足會使植株葉片生長不良,影響花芽分化,開花顯著減少,有時 甚至不開花。
溫度:一般厚葉型文心蘭較喜溫暖,生長適溫18~25℃,12℃以下要防寒。較適合華南地區(qū)栽培。薄葉型的文心蘭較喜冷涼,不耐高溫,生長適溫10~22℃ ,平地難適應,應在中海拔冷涼地區(qū)栽培, 但冬季寒潮來時,也就放在溫室中過冬。
水分:文心蘭與大多數(shù)洋蘭一樣都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但由于不同種類的文心蘭株型相差大,對干旱的抵抗能力也不一樣。沒有假鱗莖的品種,抗旱能力差,因此要經(jīng)常保持盆內(nèi)的基質(zhì)濕潤。
基質(zhì)一干就要補充水分。冬季減少水分,有利于開花,氣溫在10℃下時要停止?jié)菜T谘谉岬南募緫谥仓曛車牡孛妗⑴_架、道路和植株上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否則會影響其生長。
肥料:先用少量緩放性肥料作基肥,每2~3周施一次1500~2000倍的液體水溶性速效肥, 未開花時要施用氮、磷、鉀“三要素”均衡的復合肥,可葉面噴灑,也可根部施用。近開花時要補充磷、 鉀肥以促進花芽分化和開花。
栽培設施:文心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5攝氏度,空氣相對濕度為75%~85%。光照強度 為10000~25000Lux。小苗生長量少,一般光照強度以5000~15000Lux為宜,中大苗生長量大,一般光照強度以15000~25000Lux為宜。蔭蓬不能太低,以4~4米為宜,太低則影響通風效果,栽培架以0.6~1.0米為宜。
栽培基質(zhì):文心蘭所需基質(zhì)要求通風透氣利水,常用基質(zhì)有樹皮、蕨根、水苔、木炭等。實踐認為:小苗用水苔,中、大苗用木炭做栽培基質(zhì),具有生長好、成本低等特點。木炭一0.5~2cm為宜,并在栽種前用水浸泡沖洗以除去炭粉。
盆栽宜選用氣孔較多的素燒盆或容積較小的淺盆種植,用桫欏凰木炭渣和椰糠作植材,在盆底加墊小磚粒或風化石,以利疏水保濕。植株栽好后,可于盆面鋪上一層水草,以防旱保濕,有利氣生根的生長。
小苗的肥水管理:經(jīng)過充分煉苗洗干凈后用離干的水苔做基質(zhì)并定植與Ф3cm塑料軟杯中,定植后當天用65%好生靈1000倍液混合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噴灑防病。待盆中水草較干時,用清水澆半水,使水草呈濕潤狀態(tài)。之后約15天開始有新根生長,可用20-20-20彼得肥3000倍液澆灌,每周一次。
換盆與中大盆肥水管理:小苗經(jīng)過3~4個月后,長至4~6個假鱗莖,根系密集,并有部分根長出盆外,此時應換盆。換盆時先將小苗脫盆放于裝有少量木炭快墊底的塑盆中,再加適量木炭塊于植株四周,當中苗經(jīng)過5~6個月后,長至6~8個假鱗莖,根系將木炭塊很好包住,此時應為中苗換盆。
中大苗肥水管理:小苗、中苗換盆當天應噴1次65%好生靈1000倍與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混合液防病,定植后3~5天澆水1次。由于夏秋季及干燥天氣應增加澆水次數(shù)并每天加噴1次葉面水。
冬季干冷天氣每2~3天噴一次葉面水,6~7天澆1次透水。4~10月為文心蘭生長盛期,此時每月還應間施1~2次5-11-26彼得肥,防止植株徒長及提高抗病能力,此外還應適當補充鈣元素以增加葉片厚度。
栽培條件:溫度 由于文心蘭的品種繁多,各種品種間的原生環(huán)境氣候差異甚大,很難正確地說明其生長溫度。不過,一般而言,文心蘭不宜在溫度太低的環(huán)境下生長,當溫度低于10℃時,文心蘭就會受到傷害。
但對于一些較不耐低溫的品種而言,當溫度在12℃時,就會因受寒害而枯死。然而在高溫的情況下,文心蘭則必須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才能安然度過。
日照:無論是哪一種文心蘭都只能接受冬天的直射陽光,而其他的三季里,則必須加遮陰,以達到與原產(chǎn)地相似的日照。夏季的陽光最為強烈,因此在室外栽培時,必須加設50%~60%的遮光網(wǎng),否則葉片易被陽光灼傷;而在春秋兩季里,陽光較夏季柔和,—般只需要30%左右的遮光網(wǎng),就能保護蘭株。
澆水:大部分的文心蘭較喜歡干燥的環(huán)境,因此澆水時,宜以介質(zhì)的干燥程度作為標準,當介質(zhì)表面干燥時,應立即充分澆水;在生長旺盛的季節(jié)里,因需水量增加,最好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到了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停止?jié)菜灾漤樌蕉?nbsp;
通風:良好的空氣流通是栽培蘭花時的必要條件,文心蘭也不例外,尤其是具有假球莖及薄葉的品系,悶熱的環(huán)境容易引起病害。臺灣夏季的溫度對文心蘭而言,稍嫌炎熱,解決的方法除了在栽培環(huán)境四周灑水外,同時還要加強通風更能幫助蘭株消暑。
施肥:施肥的時間必須配合植株的生長情形,雖然不同品種的文心蘭生長狀況并不一致,然而仍可遵循—般的施肥基本原則。首先,當植株抽出花莖起,應停止施肥,直至花期過后,方能恢復施肥;其次,溫度低于10℃時,亦須停止施肥。其余時間可每月施加已稀釋的液態(tài)肥2~3次,此外固態(tài)肥亦可同時施用。
盆土及換盆:由于文心蘭喜歡較干燥的環(huán)境,故宜使用排水、通氣良好的介質(zhì),因此蛇木屑就是最佳的選擇,最好添加少許具有保水力的水苔,更能使植株生長良好。文心蘭的換盆作業(yè)通常在蘭株花期過后進行,并且每隔2~3年換盆1次即可。
繁殖:以分株為主要的繁殖方法,進行分株繁殖的最佳時機也是在花期過后,因此需要分株時,可與換盆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