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蘭又名舞女蘭、金蝶蘭、瘤瓣蘭等,蘭科中的文心蘭屬植物的總稱。本屬植物全世界原生種多達750種以上,而商業上用的千姿百態的品種多是雜交種,植株輕巧、瀟灑,花莖輕盈下垂,花朵奇異可愛,形似飛翔的金蝶。
極富動感,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種類之一。文心蘭原產美國、墨西哥、圭亞那和秘魯。原葉型(或稱硬葉型)文心蘭喜溫熱環境,而薄葉型(或稱軟葉型)和劍葉型文心蘭。喜冷涼氣候。
形態特征:文心蘭葉片1~3枚,可分為薄葉種、厚葉種和劍葉種。一般一個假鱗莖上只有1個花莖,也有可能一些生長粗壯的2個花莖。有些種類一個花莖只有1~2朵花。
有些種類又可達數百朵,如作為切花用的小花種一枝花幾十朵,數枝上百朵到數百朵,其花朵色彩鮮艷,形似飛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故又名金蝶蘭或舞女蘭。
文心蘭的花色以黃色和棕色為主,還有綠色、白色、紅色和洋紅色等,其大小有的極小如迷你型文心蘭,有些又極大,花的直徑可達12厘米以上。花的構造極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
花瓣與背萼也幾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狀,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狀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點,頗為奇特,故名瘤瓣蘭。
生長習性:文心蘭原產美國、墨西哥、圭亞那和秘魯。原葉型(或稱硬葉型)文心蘭喜溫熱環境,而薄葉型(或稱軟葉型)和劍葉型文心蘭。喜冷涼氣候。厚葉型文心蘭的生長適溫為18~25℃,冬季溫度不低于12℃。薄葉型的生長適溫為10~22℃,冬季溫度不低于8℃。
文心蘭喜濕潤和半陰環境,除澆水增加基質濕度以外,葉面和地面噴水更重要,增加空氣濕度對葉片和花莖的生長更有利。硬葉型品種耐干旱能力強,冬季長時間不澆水未發生干死現象,其忍耐力很強。
規模化生產需用遮陽網,以遮光率40%~50%為合適。冬季需充足陽光,一般不用遮陽網,有益于開花。用蕨根、苔蘚、火山灰、樹皮塊等盆栽或種植床栽培. 薄葉種葉片較薄。
文心蘭的作用用途:目前文心蘭產銷以切花、盆花、庭園栽培為主。文心蘭是一種極美麗而又極具觀賞價值的蘭花,是世界上重要的蘭花切花品種之一,適合于家庭居室和辦公室瓶插。
也是加工花束、小花籃的高檔用花材料,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跳舞蘭就是文心蘭,它有著亮麗的黃,每一朵花,像美麗的少女,裙擺飄飄,翩翩起舞,其花語是快樂無憂,寓意忘卻煩憂。
文心蘭的養殖方法
溫室栽培:緩苗階段,白天溫度25~28℃,晚上23~25℃。新根萌長快,待長出新根后,溫度可適當放寬些,但保持上述溫度有利于蘭苗生長,鱗莖生長成熟后晝夜溫度在(26~29℃)/(23~25℃)時,文心蘭可從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
文心蘭花期較短,為了延長花期,可適當降低溫度。文心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2~33℃,低于12就停止光合作用。如低溫超過6~8小時就會發生凍害,高于33℃生長發育也會受阻,特別在強光照下會灼傷蘭苗。溫度變化不宜太熱,否則易引起落蕾現象。
濕度管理: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80%,剛栽植的小苗濕度應在80%左右,濕度不應太大或太小,太大易感染病害,太小對蘭花生長不利。在炎熱的夏季應在植株周圍的地面、臺架、葉片上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
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否則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假鱗莖易腐爛。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向盆內大量灌水來提高濕度,否則極易引起爛根,濕度變化也不宜太大,否則不僅不利于生長,也極易引起落蕾現象。
光照管理:光線不能過強或過弱,過強易引起灼病,輕者組織受傷,葉變黃色,嚴重的呈灰白色,并引發炭疽病。光線過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導致葉片徒長軟弱下垂,不利于花芽分化,開化數量少,生長不良。
剛栽植的幼苗,光照在10000~15000lux,隨著幼苗的長大,光照逐漸增強,最高達30000~35000lux,在這個光照條件下,文心蘭花芽分化快,營養生長可以更好地轉為生殖生長。一般夏季遮光60%~75%,春秋季遮光40%~50%。
水肥管理:總的澆水原則是干濕交替,每次澆水要澆透,下次要等到基質略顯干燥時再澆。春季剛分株時少澆水;夏季植株生長旺盛,蒸發水分快,要多澆水。可每天澆一次。上午澆過后,下午再對葉片實行噴霧澆水,這種霧水不但可降低葉面溫度,不定期可以增強植株的呼吸功能。
傍晚過后,一般不能再噴霧,否則葉面持水時間過長,易誘發病害。由于文心蘭栽培基質主要是椰殼和石子,不易保水、保肥,應在盆中放一些鄉釋肥,以增加肥效。
施肥種類及數量根據植株生長情況進行調整,一般一次肥一次水或兩次肥一次水。為防止椰殼內有病菌滋生,可經常澆灌1000倍液多菌靈或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基質pH值應控制在5.5~6.5,EC值在1.2~1.6mS/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