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石斛,莖直立,圓柱形,長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節;葉二列,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和中肋常帶淡紫色??偁罨ㄐ虺穆淞巳~的老莖上部發出,具2-3朵花;花苞片干膜質,淺白色,卵形,長5-7毫米。

萼片和花瓣黃綠色,近相似,長圓狀披針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個綠色或黃色的胼胝體,卵狀披針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黃綠色,長約3毫米,先端兩側各具1個紫點;藥帽白色,長卵狀三角形,長約2.3毫米,頂端近銳尖并且2裂?;ㄆ?-6月。

生長習性:鐵皮石斛適宜在涼爽、濕潤、空氣暢通的環境生長。生于海拔達1600米的山地半陰濕的巖石上,喜溫暖濕潤氣候和半陰半陽的環境,不耐寒。

鐵皮石斛的栽培技術:鐵皮石斛的栽培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春秋兩季,且春季優于秋季。在浙江地區,鐵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時間為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

這段時間氣溫在12~25℃,且空氣濕度較大,出瓶后的試管苗移栽成活率較高且生長時間較長;其次是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此時期移栽特別要做好抗寒防凍工作。

栽培基質:栽培基質是優質高效栽培的關鍵,鐵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質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風透氣性,規?;a要求栽培基質原料易得、操作方便。

報道中基質有水苔、碎石、花生殼、苔蘚、椰子皮、松樹皮、木屑、木炭、木塊等,在生產中應用主要是樹皮、木屑,或樹皮、木屑、碎石、有機肥混合物,其中樹皮粉碎成2~3cm以下顆粒。

栽培條件:鐵皮石斛栽培要求在大棚中進行,大棚的建造要求做到通風、遮蔭擋雨、有防蟲網,并根據鐵皮石斛的生長習性,考慮場地的光照、溫度、濕度、通風等自然因素。鐵皮石斛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30℃ ,在浙江地區夏季比較炎熱。

一般采用80%的遮陽網覆蓋,掀開塑料薄膜,以利降溫;冬季比較寒冷,在30%~50%遮陽度下用雙層塑料薄膜封閉保溫。鐵皮石斛要求保持基質濕潤,空氣濕度保持80%以上為好,但又不能積水,澆水時采用噴灌或滴灌最好,不得沖灌。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區澆水量亦不同。

附主栽培:鐵皮石斛是附生植物,在自然條件下主要生長于一些高大喬木陰濕的樹干或石灰巖上,因而在人工繁育栽培條件下也可模擬自然環境條件進行栽植,根據附主的特性不同可將鐵皮石斛的人工附主栽植分為樹栽、石栽和腐殖土栽培3種形式。

樹栽時可選擇樹皮厚、水分含量高、樹冠濃密、葉草質或蠟質,樹皮有縱溝的闊葉樹種(如黃桷樹、梨樹、樟樹等)作為栽培附主;石栽則選擇質地粗糙,松泡易吸潮,表面附著腐殖土或苔蘚的石塊作為栽植附主;

腐殖土栽培時,選擇在較陰濕的樹林下,用磚或石砌成高15cm的高廂,將腐殖土、細砂和碎石拌勻填入廂內,平整后即可栽植,廂面上搭100~120cm高的遮陰棚。

田間管理

溫度與光照管理:鐵皮石斛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8℃,因而為營建適于其生長的溫度環境,在夏季溫度高時,設施大棚內須加強通風散熱,通過遮陰棚、噴霧降溫、通風降溫等方式。

調控棚內溫度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在冬季氣溫低時,應將設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時可通過各種加熱方式使得設施內溫度上升以防凍傷植株。

鐵皮石斛喜陰,應采用遮陰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長期的鐵皮石斛遮陰度以60%左右為宜。幼苗剛定植完成時,大棚須蓋有70%遮陰度以上的遮陰網,以防強光曝曬導致幼苗萎蔫,影響成活率。

高溫、高強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陰網須蓋好、蓋牢,因為高強光很容易讓植株提早封頂,長不高,影響產量。冬季應適當揭開陰棚以利透光,延長生長期。貼樹栽培(附主栽培)的,應在每年冬、春季節適當剪去附主植物過密的枝條。

水分與濕度管理:水分管理是鐵皮石斛栽培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剛移栽的石斛苗對水分最敏感,此時一般應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60%~70%為宜,具體操作時以手抓基質有濕感但不滴水為宜。移栽后7天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后,植株開始發生新根,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

夏秋高溫季節則盡量控制水分,以基質含水量在40%~50%為宜;進入11月以后的冬季,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在10℃以下時鐵皮石斛基本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對水分的要求很低,應控制基質含水量在30%以內。

越冬管理:越冬管理主要是保溫,措施有加二道膜、煙霧防凍、人工加溫等。進入冬季前要對鐵皮石斛進行抗凍鍛煉并適當降低濕度,每15天噴1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