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蘭花的一種,因四季都可以開花而得名,地生蘭,主要在每年7-8月份開花,主要產四川樂山市眉山市、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多生于懸崖上和疏林中,當地人稱夏蘭,學名建蘭。植株自然高度約20~60公分。假球莖長卵形,不明顯。

形態特征:四季蘭的株形健壯,葉姿大多為直立性或斜立性,個別品種呈微垂半弓形。葉姿柔美,葉長20-65厘米,寬1-2.6厘米。葉色青綠或濃綠,富有光澤。

葉基較窄,葉面呈魚肚形,葉端順尖或鈍尖,葉面有微薄的革質,葉面平展,中脈多向背面突出,逆光透視中脈呈透明光帶,顏色黃亮,素心蘭尤為明顯。葉緣有細齒,彩心蘭的葉緣齒較粗,素心蘭葉的緣齒較細。 

四季蘭的假鱗莖為橢圓形。大小不一,直徑約0.6-1.2厘米。肉質根,根徑為0.5-0.7厘米,長5-60厘米不等,部分有分叉根。根的長短大小,多與葉相同。

葉舒則根萌,葉敗則根腐。一般每個假鱗莖有四條蘭根,其中一條蘭根是另一母系或子系的共用根。葉鞘有3-5片,為薄革質。蘭苗成株后葉鞘逐步張開,不在合抱葉基。

生長習性:四季蘭喜溫暖濕潤的多山地區。生長適于在年平均氣溫15-23℃之間,夏天氣溫炎熱,用70-80%的塑料遮光網來降溫。分布很廣,中國長江以南,或長江流域兩岸,臺灣中央山坡兩側等。 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林中陰濕地雜木林下, 山陽朝南多霧的地方是四季蘭生長的好環境。

四季蘭的病害防治: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殼蟲危害。病害用1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 0倍液噴灑;蟲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500倍液噴殺。

四季蘭花期病蟲害治理:陽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爭妍,蘭圃一派生機:建蘭花葶已長出20多厘米,花朵含苞待放,然而,好景不來,好花難開,花蕾逐漸萎縮。待剖開方知已染蟲害,里面已經包著鉆心蟲。對此,來取如下治理方法。

將蘭盆翻倒,用自來水沖洗蘭根,依附于蘆頭周圍的葉庫內壁尤其要重洗;刮去污垢物,待用于后用300倍液托布津、多菌靈泡浸30分鐘(藥液浸沒蘆頭以上),然后再陰干上盆。

建蘭病株重新上盆前,植料、蘭盆須經高溫消毒,剪除染病葉片、枯頭、病根,蘭株上盆后進行噴藥,滅除病蟲害。用荔枝蟲敵、撲虱靈、甲基托布津、多菌靈500倍液第一次噴藥,以后每隔10天一次,連續3次。噴藥時葉底葉面均勻噴灑,假鱗莖部分尤要重施。

選好放置場所,選擇蘭場最佳位置。蘭盆在上午8點半(夏天)以前接受陽光直射,9點以后轉移到陰棚內曬“花花太陽”,12點后放置陰涼處。此時,其前后左右上下均要通風。

地面放水回流,增加濕度;屆時清風徐來,涼風習習,于蘭花生長十分有利。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僅僅1個月時間,這盆建蘭花重現生機,還冒出了一個花芽。

四季蘭的文化背景:四季蘭,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國地生根蘭花。植物學界以其主產地福建而為名。民間以其有些品種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稱夏蘭,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稱其為夏蕙,也有以其 有些品種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稱為秋蘭或秋蕙。

還有以其有些品種,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而花而稱其為四季蘭。它曾被秦始皇的特使徐福前往日本尋求長生不老藥時,攜帶至日本的駿河。當地的后輩,不知其原產地,便稱其為駿河蘭。

四季蘭的栽培歷史最悠久,久盛不衰。元帥曾贊曰:“建蘭株叢蓬勃,剛勁有力,軒昂挺秀,一派英姿。”號召大家應很好地繁殖和推廣。

歷史悠久,家族龐大:據日本的田邊賀堂史生著的《蘭花栽培四枝節》載:“建蘭由中國秦始皇特使徐福攜來。”它間接地證明了,建蘭的栽培史,應始于秦始皇統治(公元前221年)前,迄今已有2200余年了。

建蘭家族龐大,它的原變種彩心建蘭,其變種為素心建蘭和焦葉蘭。不論是原變種,還是變種,都有細葉種、闊葉種、長葉種、短葉種、立葉種、軟垂葉種、褶皺葉種。

也自然有矮奇種、線蘭種、水晶藝種、圖畫斑藝種,也都有素心花和彩心花。其中不乏有正格瓣型花、奇蝶花、擬態花和秀麗花。就素心花,也不僅僅是一種顏色,而是紅、黃、白、綠、紫、黑均而有之。

軒昂挺秀、一派英姿:建蘭之葉呈帶形,葉幅1.2-2.5厘米,居地生根蘭花葉幅之第2位,為中闊葉幅;葉長25 -50厘米,亦為中高葉。可以說建蘭之葉,寬窄、高矮適中而得體。建蘭立葉,基細、中寬、端鈍。

常有西側不等大之陰陽葉、直立為劍的立葉,弧垂略擔之鳳尾葉、多段翻粗之浪狀葉、端上翹之湯匙葉、端弧垂爾后再上堯之弧翹葉、弧垂為環的環垂葉、縱橫褶皺的行龍葉、間有細為絲,寬為馬耳態的龍須與耳葉。真是千姿百態,軒昂挺秀,一派英姿!

花多色雅,清香縈繞:建蘭擅于開花。通常有2-3株連體種植的,只要你不用激素催芽,多會正常開花;出架花、莛著5-11朵。象立葉四季蘭有自晚春至早冬次第現花,不少品種之壯苗在氣溫較高的地區栽培,可年二三度開花。

“秋蘭蔭玉池,池水清且芬。”這是晉代詩人傅云先生贊美建蘭花香的詩句,說明建蘭花香的魅力非凡。盛夏金秋,赤日炎炎似火燒,熱氣騰騰苦難熬,本有香蘭緩煩悶,醒神爽氣逞英豪。

線藝之祖,續變力強:據譽滿海內外的中國蘭花學者和活動家何清正先生的考證,建蘭為線藝之鼻祖。各色線藝、水晶藝、圖畫斑藝均十分豐富,花藝的續變力也十分強盛。如上世紀末發現的朵開三重花,每重有3-4朵奇彩蝶的“三重彩蝶”,便是典型的代表。

適應性強,易栽易養。建蘭植株中矮,根粗且長,假鱗莖較大葉片宿角質層,葉面葉背均較光滑,因而有較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不論被那個國家和地區引種,都能茁壯成長,應期獻艷送芳。確實是初涉蘭門者,首選的一類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