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學名:Colchicum autumnale),屬于秋水仙科秋水仙屬,生物堿秋水仙素就是因是從本植物首次萃取出而得名。秋水仙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8~10月開花。花蕾呈紡綞形,開放時似漏斗,淡粉紅色(或紫紅色),端莊秀麗,受人喜愛。

鱗莖含秋水仙堿,可供藥用,尤其適用于多倍體育種,同屬植物約60余種,其中大部分是秋天只開花不長葉,花朵粉紅色或深紅色,直接從地下莖抽郵花1-4朵,有著“地下花”之美譽。

秋水仙的形態特征:秋水仙是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球莖卵形,外皮黑褐色。地下具有卵形鱗莖。莖極短,大部埋于地下。葉披針形,長約30cm。秋季先開淡紅色花,很美麗,第二年春天長出線形暗綠色葉子。

8~10月開花。每葶開花1~4朵,花蕾紡綞形,開放時漏斗形,淡粉紅色(或紫紅色),直徑約7~8cm。 雄蕊比雌蕊短,花藥黃色。蒴果,種子多數,呈不規則的球形,褐色。已有水培秋水仙。秋水仙的葉枯萎一段時間后,花梗才會從地上長出。

秋水仙的生態習性:秋水仙夏季喜涼爽、干燥氣候,冬季要求溫暖濕潤,生長季節要有充足陽光,并要求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秋水仙的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冬季喜濕潤多雨、耐嚴寒,夏季宜干燥炎熱的環境,以及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 質壤土。所以栽植地勢宜選高燥平地,栽培前應嚴格進行消毒,防止線蟲病、立枯病和腐爛病的發生。

如果發現地下害蟲蠐螬、地老虎等,可用50%辛硫磷進行開溝噴灑,也可早晚人工撲殺或配毒餌誘殺。秋季多雨時節、花藥易被霉菌侵襲,鱗莖容易腐爛,應及時采取措施和預防。冬季,挖出的鱗莖應置于室內貯藏越冬,來年再種植。

種植時,株行距一般為15×15厘米,使其得到充分的養料和光照,方能生長良好。亦可用種子和小子球繁殖,蓋土不宜太深,1.5~2厘米厚即可。秋水仙母鱗莖較缺乏,進口的種球價格昂貴。為加速種球的繁殖,將熟土撒在行上,增加土層厚度,以增殖小鱗莖的數量,連續種植2~3年,種球數量即成倍增加。

培植要點:水仙花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花球經過雕刻、水養,可塑造成千姿百態的水仙花盆景,堪稱百花園中一奇葩。

鱗莖的選擇及處理:水仙花鱗球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球體要大而略扁,主球兩側對稱生有小球1~2對,呈扇形,冒出的葉芽嫩綠,長1~2cm;鱗球褐色薄膜狀外皮要完整,有光澤,無斑點,無霉爛;用手按水仙球,感覺球體結實,有彈性,略有隆起為佳;莖盤肥厚而寬闊的長橢圓形鱗莖,孕育的花較多。

水養管理與花期控制:水仙花入盆水養前應先進行清理切割。先把水仙花鱗莖的棕色鱗皮剝除,要剝到露出象牙色的鱗片為止。對大鱗莖,應在上部用刀呈十字口縱切,深度以不傷及花芽為限(約為鱗莖高的1/3)。

切割后要在水中浸泡一晝夜(如水中加入有漂白粉,應放置1天后再用)。浸泡時,務必使球莖浸入水中,切口向下。浸泡1天后將黏液、污泥、殘根及枯皮除凈。

再用清水淋洗,直至洗凈水仙球莖內流出的黏液為止。為了保證根系迅速生長和防止傷口變黃,應用紗布蓋住球莖傷口及球莖盤,并將紗布垂入水中,以利吸水供剛萌發的根生長。

將鱗球放入盆中,加水沒過球體一半以上即可,1~2天換1次水。室內生長溫度控制在10~18℃。需通風良好,日照充足。生長期的水仙花晚上要避免燈光照射。水仙花從入盆水養到開花需40~60天。

可利用生長環境的溫度控制水仙花花期,溫度高,花期早;溫度低,花期晚。根據預測花期和室內溫度確定水養時期。①計劃在元旦開花的,可提前30天左右開始水養,即12月初開始水養。

鱗莖上盆后,白天放到陽光下暴曬,夜晚倒盡盆水,放到溫暖的室內(12~15℃)。②如果希望春節開花的,室內溫度12℃時,要提前40~50天開始水養;室溫在15℃左右時,要提前30~35天開始水養。

在預定開花日期的1周前已有花朵開放時,應把花盆移到10~12℃的環境中,或者用冷水換水,使花朵開放速度變慢。如在預計的開花日期1周前,花苞膜還沒有破裂時,可移放至18~20℃的環境中,并換用較溫和的水,促使生長加快,保證如期開花。水仙在開花期,溫度要控制在10~12℃,使開花速度變慢,延長觀賞時間。

上盆及上盆后管理:水養時,把處理好的鱗莖直立擺放于盆內卵石中,然后倒入清水,水深以淹沒鱗莖底盤為宜(莖球的1/3著水),白天放到充足的陽光下照曬,傍晚把盆水倒盡。

為了促使花大、花期長,葉片健壯,當新葉長出后,可經常進行葉面噴肥。分別選用300倍的復合型磷酸二氫鉀、禾欣液肥500倍、雙效微肥600倍或氨基酸微肥300倍液。

上盆后的管理十分重要。由于鱗莖經雕刻,葉、花梗、球莖均受創傷,加上新根未長出,易于失水萎蔫,故首先應放在陰涼處2~3天,而且要經常向球莖上噴灑清水。待傷口逐漸愈合,新根長出時,應及時移至陽光充足處。水養初期必須天天換清水,水面應在傷口之下。

鱗莖放置方式:鱗莖放置的方式有仰置、豎置、倒置和俯置。仰置是雕刻傷口的一面朝上,根部朝向側方;豎置即正置,即葉、花向上,根部向下放置;倒置是把雕刻的水仙球莖倒過來水養。

即葉向下,根部朝上放置,一定要注意用脫脂棉蓋住球莖盤和根部,并使棉花下垂盆中,以吸水養根;俯置即反置,將傷口的一面朝下,未傷的球莖一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