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芋,多年生草本。具塊莖,株高15-40厘米,具塊莖,扁球形,有膜質鱗葉。葉基生,葉片質狀著生,箭頭狀卵形、卵狀三角形至圓卵形。不僅葉片碩大,而且葉色鮮亮,觀賞價值高。為新近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
花葉芋的形態特征:花葉芋基生葉盾狀箭形或心形,色澤美麗,變種極多。花葉芋的葉柄光滑,長15-25厘米,為葉片長的3-7倍;葉片表面滿布各色透明或不透明斑點,背面粉綠色,戟狀卵形至卵狀三角形,先端驟狹具凸尖。
后裂片長約為前裂片的1/2,長圓狀卵形,鈍,1/3-11/5聯合,彎缺深、尖或鈍,前裂片I級側脈下部的幾水平伸出,上部的2對上升,集合脈與邊緣稍遠離,后裂片基脈相交成60度角。
花葉芋的花序柄短于葉柄,長10-13厘米(河口標本)。佛焰苞管部卵圓形,長3厘米,外面綠色,內面綠白色、基部常青紫色;檐部長約5厘米,凸尖,白色。肉穗花序:雌花序幾與雄花序相等,長約1.5厘米,雄花序紡錘形,長3厘米,中部粗7毫米,向兩頭漸狹。花葉芋的花期4月。
花葉芋的生態習性:花葉芋,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不耐寒。生長期6~10月,適溫為21~27℃;10月至翌年6月為塊莖休眠期,適溫18~24℃。生長期低于18℃,葉片生長不挺拔,新葉萌發較困難。
氣溫高于30℃新葉萌發快,葉片柔薄,觀葉期縮短。塊莖休眠期如室溫低于15℃,塊莖極易腐爛。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土壤過濕或干旱對花葉芋葉片生長不利,塊莖濕度過大容易腐爛。
花葉芋喜散射光,不宜過分強烈,烈日暴曬葉片易發生灼傷現象,葉色模糊、脈紋暗淡,觀賞性差。如光線不足,葉彩斑變暗,葉徒長而顯軟弱。如遮蔭時間過長,葉片柔嫩,葉柄伸長,葉色不鮮,葉柄容易折斷。
花葉芋的栽培技術
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泥炭土。一般采用普通園土加腐葉土及適量的河沙混合并加一些基肥,如堆肥、骨粉、油粕等。無土栽培一般采用1份蛭石與1份珍珠巖混合,配以濃度為0.2%的營養液,氮磷鉀比例為3∶2∶1。
肥料彩葉芋生長期為4~10月。每半個月施用一次稀薄肥水,如豆餅、腐熟醬渣浸泡液,也可施用少量復合肥,施肥后要立即澆水、噴水,否則肥料容易燒傷根系和葉片。立秋后要停止施肥。
光照彩葉芋喜散射光,忌強光直射,要求光照強度較其它耐蔭植物要強些。當葉子逐漸長大時,可移至溫暖、半陰處培養,但切忌陽光直射,經常給葉面上噴水,以保持濕潤,可使葉子觀賞期延長。
溫度和濕度栽培時為了發芽整齊,首先要為塊莖催芽,并將塊莖放在鋪有基質的苗床或大口徑花盆里,給水保溫,發根后上盆,覆土2cm厚。初期不要給水太多,發根后逐漸增加給水量。保持溫度25℃,4~5周后出葉。
生長期若溫度低于18℃,葉片生長不挺拔,新葉萌發較困難。氣溫如果高于30℃,新葉萌發快,葉片變薄,觀葉期縮短。6~10月為展葉觀賞期,盛夏季節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除早晚澆水外,還要給葉面、地面及周圍環境噴霧1~2次。入秋后葉子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期控制用水,使土壤干燥。
冬季養護彩葉芋生長期6~10月,實際上自9月份起,葉片即開始泛黃,逐漸萎蔫下垂,此時即應控水,待葉片全部枯萎,剪去地上部分,扣盆取出塊莖,抖掉泥土,在室內光照較好的通風干燥處晾曬數日,儲藏于經過消毒的蛭石或干沙中。室溫保持在13℃~16℃。在儲藏過程中,注意不要損傷塊莖,以免造成塊莖腐爛。
應用形式彩葉芋作為時下流行的觀葉植物,作室內盆栽,可配置案頭、窗臺。用白色塑料套盆或白瓷套盆則更顯高雅。也可作為插花配葉,水養期約10天。在熱帶地區可室外栽培觀賞,點綴花壇、花境。
花葉芋在室內栽培要掌握下面幾點:土壤要肥沃疏松,并經常保持濕潤。每隔2-3星期施薄肥一次。盆土最好用2份土壤、2份腐葉土、1份腐熟的有機肥、1份細沙或礱糠灰混合而成。
春天當氣溫在15℃以上時,將花葉芋的塊莖埋于裝有濕沙土或蛭石的盆中,深2.5厘米,灌水,盆面罩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濕度,每天掀開一次以利通風換氣,防止長霉。當葉子萌生后,將幼株移入裝有培養土的盆中。
抑制生殖生長,摘除花蕾。因花葉芋以觀葉為主,所以為防養料消耗,要及時摘除花蕾。⑤休眠期養護:入秋后,葉子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期,節制澆水,使土壤干燥,剪去地上部分,將塊根上泥土抖去,并涂以多菌靈,貯藏于干的蛭石或沙中。室溫維持在13-16℃,貯藏4-5個月后,于春天將其重新培植。
家庭養護:花葉芋性喜高溫多濕的環境,適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分栽上盆時,宜使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定植后隨著新葉的長出,可逐漸加大澆水量。此時每天需接受數小時的散射日光,環境溫度保持在22~28℃之間。
生長期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每隔15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施肥時肥液不要沾污葉片。夏季炎熱時,要避免強光直曬,中午要遮陽,以免灼傷葉片。每天上午、下午分別澆水1次。
要注意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應經常向植株葉片噴水和向花 盆周圍灑水。生長期還要及時剪除變黃下垂的老葉,如有抽生花莖也要剪除,以便使養分集中,促發新葉。
花葉芋塊莖這樣安全過冬:入秋后,花葉芋塊莖逐漸進入冬眠,土上部分的葉片也相繼枯萎,這時可從盆中倒出,將塊莖的枯葉剪除,放在通風處晾干,然后放入裝有沙的盆內干藏。
沙不可過干或過濕,尤其不可過濕,否則會腐爛。放置室內蔽蔭處,待次年春后從沙盆內挖出塊莖,種植在其他盆內即可,但上盆種植前,要施足基肥,這對今后生長發育很重要。
不用挖出沙藏,仍留在原盆內,移入室內通風處越冬,盆土宜偏干忌過濕,等次年春后,從盆中磕出,重新上盆(施足基肥)種植就可。使花葉芋葉片形大色艷:要使花葉芋葉片形大色艷,關鍵在于冬貯春栽。其養護要點:
自9月始,花葉芋葉片開始泛黃,逐漸萎蔫下垂,此時應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待葉片全部枯萎時,扣盆取出塊莖,置室內光照較好、通風干燥處晾曬數日,用經消毒無雜質的干沙貯藏,并保持10℃以上,每半個月用噴壺噴水1次,以保持沙面微濕潤。挖取塊莖時,應注意勿使莖塊損傷,以免冬貯期間腐爛。
翌年早春,取出塊莖切分,或剝下周圍繁衍的小塊莖直接栽植,但每塊至少要有一個芽,并用草木炭或爐灰涂抹切口防腐,盆土用腐葉土拌以腐熟的雞糞及骨粉,澆足水后置陰處,出苗后移至半陰處養護,注意保持周圍空氣濕度。
塊莖栽植有兩種方法,一是塊莖正面向上,可促使迅速發芽,但全年生長不平衡,主芽生長特別旺盛突出;另一種方法是將塊莖背面向上倒植,發芽雖慢些,但發芽多,生長均衡。
肥水管理:花葉芋養護時,盆土應經常保持濕潤,追肥要適量,切勿追施濃飛。花葉芋的葉片壽命只有1年,當地下莖上的芽眼發育成熟后,可不斷地萌發而抽生新葉。在抽生新葉時可適當追施一些稀薄液肥,其他時間不必追肥。
否則葉柄長得太茶館而不夠充實,不但容易折斷,株形也顯得松散。每當新葉抽生后應立即停止追肥,同時減少澆水量。冬季當植株進入休眠狀態時,應停止澆水,可不要脫盆,讓塊莖在盆土中越冬,來年氣溫回升后再開始澆水,促使它重新抽生新葉。
花葉芋整個生育過程分為生育期和休眠期兩個階段。要使花葉芋葉色艷麗多彩,一年四季都要精心管理,做好養護工作。北方地區家庭蒔養花葉芋,可于4-5月初將貯藏的塊莖取出,將大塊莖周圍的小塊莖剝下,稍晾干后即可分別上盆。
口徑25厘米左右的花盆,以每盆栽種3~4個大的塊莖為宜。如為了擴大繁殖量,也可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大的塊莖切成帶有1~2個芽眼的小塊,切口處涂以木炭粉或草木灰、煙灰防腐,待切口晾干后上盆。
盆土宜選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暢通的微酸性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6份,園土、河沙各2份混勻調制,另加少量骨粉或腐熟餅肥渣作基肥。澆水施肥要適時適量。
春夏生長旺季,一般每隔7~10天施1次復合液肥或全元素花肥,則色彩鮮艷。若施氮肥過多,葉片上的彩斑就會褪色,影響觀賞效果。施液肥時切忌沾污葉片,以免焦葉。
春、秋兩季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若澆水過多,而又排水不暢時易引起塊莖腐爛;如澆水過少,盆土干燥,易導致葉片凋萎。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正值花葉芋生長旺盛期,除澆水要充足外,每天還需向葉面上噴水和往花盆附近地面上灑水2~3次,以利降溫增濕,這對保持葉片姣美至關重要。
秋季是塊莖生長發育階段,此時需要增施磷、鉀肥,促進塊莖生長。秋末氣溫降到15℃以下,葉片開始發黃并逐漸進入休眠期,此時要減少澆水,促使塊莖進入休眠。花葉芋在生育期喜半陰,忌強光直射,它要求的光照強度較其它耐陰觀葉植物要強些。
光照太弱,植株易徒長,葉片細弱瘦長,并易失去艷麗的色彩和光澤;但光照也不能過強,因遭受了強光直射,嫩葉常易被灼傷。不同品種間需要的光照條件略有不同。生有紅色斑塊、色澤艷麗的品種,需光照多些,若光照不足,彩斑就會褪色。葉質薄的白色品種需光照少些,強光則易傷葉。
家庭培養花葉芋,夏季宜將花盆放室內通風良好、光線明亮處,防止強光直曬。春、秋兩季放在半陰處,以利保持葉色艷麗。如有花莖抽生,要及時剪除,減少養分消耗,以免影響葉片生長。平時發現有變黃下垂的老葉時,要隨時剪除,以利萌發新葉。
花葉芋在休眠期間的管理工作切不可放松,如有放松,受到凍害,輕者影響來年生長,重者翌年不能發芽,因此蔚養花葉芋的行家,對越冬管理十分重視。
管理要點:一是溫度要適宜,二是基質干濕要適當。只要掌握好這兩點,即為翌年生長打下了良好基礎。具體作法是:待花葉芋葉片枯黃后磕盆將塊莖取出,略晾干后再埋人河沙內貯藏。
塊莖數量少的,也可不從盆內取出,而將塊莖連盆放在室內越冬。越冬期間放避光處保持干燥和適當通風,溫度不能過高或過低,以保持在14~17℃較為穩妥。因為在此溫度范圍內不發芽、不受凍,有利安全越冬。
埋藏塊莖的基質要干濕適宜,才能保持塊莖的新鮮狀態,基質太干,易引起塊莖干縮,影響來年出芽;基質過濕,又易引起塊莖腐爛,失去發芽能力,而以經常保持基質略帶潮氣為好。